关灯
护眼

第52章 “婚姻保卫者”陈婉芸

    借用陈婉芸的人脉,张少白很快《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小样录制完毕,连带着歌词歌谱一起发给了两部电视剧的副导演——羊洁莹和秦庆阳。

    看看寝室里墙上的钟,已经十一点多了。张少白也便熄了灯,躺回床上睡觉了。

    而陈婉芸,则是要去一趟帝都。至于为什么去,陈婉芸并没有跟张少白细说。张少白也当做她是为了自己进大华琴人协会去奔波的。也没当一回儿事。

    秋天的深夜,少了点寒蝉的鸣声,显得更加安静了。不过有一群人倒是彻夜未眠,神色激动地听着音乐。

    “老秦,你说这个真的是一个大学生写的?”说话的是一个圆脸的络腮胡,他是大华中生代导演中的中流砥柱——林默,也是这次被点名拍摄《三国演义》的总导演。

    “放心吧,他是我秦庆阳曾经内定的女婿,也是《西游记》的音乐词曲人。你一直赞不绝口的《敢问路在何方》,就是他的作品。”

    原来是他?林默的眼里流出一丝释然。他虽然是个导演,但是也一直在关注着乐坛的变化。那个《敢问路在何方》的作者张少白帮着陈婉芸,两张专辑一出,一举奠定绝对天后的地位。

    如果是他,那自然是放心的了。林默接过秦庆阳递过来的u盘和稿子,略略一翻,便惊在当场。

    “这些,都是张老师写的?”此时的林默早已经收起了轻视之心,称呼也从“大学生”变成了“张老师”。

    “是的,就是那小子写的。怎么样,能用吧?”

    林默拿着稿子的手微微颤抖,满脸凝重地翻着稿子。他看得很仔细,等到看完了最后一张纸,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他将这些稿纸收进了一个文件夹,转过头笑着对身边的秦庆阳说:“哈哈,这些曲子,都很符合我们的《三国演义》啊,就像是量身定做一般。走,我们去听听小样。”

    林默将u盘插在电脑上,点开了五个音频文件中的那个叫做《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文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录音的美声唱的一般,但是林默还是听出了个大概。

    “用美声唱法来展现片头曲吗?本来还以为又给我来个《云宫迅音》这样的纯音乐呢。”林默摇着头苦笑道。除了唱得不咋滴,不管是词还是曲,都很赞呐。词是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曲也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再点开另一个《历史的天空》,这个是张少白准备拿来当片尾曲的。词是好词,曲是好曲,就是唱的,还是不咋滴。

    等他点开了那个叫做《卧龙吟》的音频时,之前用来伴奏的钢琴声并没有出来,而是一段古琴。

    林默的眼睛瞬间一亮,脸上露出了惊喜和凝重。而身边的秦庆阳,尽管已经听过一次了,但是再听一次,脸上仍然挂满了震惊。

    “这一首,也是张老师弹奏的?”林默转过头,也看到了秦庆阳脸上的惊色。

    “我之前也曾经想过插入古琴曲。毕竟现在很多电视剧,都是摆一个木头架子,然后后期加上古筝的音乐来充当古琴。该让观众们区分古筝和古琴了。”

    第二天中午,刚刚下课准备去食堂的张少白接到了一个来自帝都的电话。

    “您好,请问是张少白先生吗?我们是大华广播电视署的。请问您是不是给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组透过一首古琴曲《卧龙吟》?”

    “是的!”虽然不知道大华广播电视署为何来电,但是张少白并不想隐瞒。

    “先生您好,我们听了《三国演义》导演组发给我们的琴歌《卧龙吟》,您也知道,现在的古琴文化式微,难得出了您这样的大才。我们查阅到您在大华琴人协会里并没有注册登记,不知道能否抽空来一趟帝都?我们的古琴界需要您这样的大才来引领、传承!”

    “没问题,不过我只是个在校大学生,可否周末前来?”

    “没关系的,您所在的学院我们也会联系好,替您请假的。您到时候定好时间,通知我们就可以。”筆趣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