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五十三章【偶变投隙】

    目前只有城外野战后金四旗的明军,还在一直顽强地与敌人缠斗,登城的后金人马首先攻破东门杀入城内,随后对城外的明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这时明开原卫总兵:马林,见到背后有人朝他们开炮,又放冷箭,才得知城防以破,两面受敌大势不妙,可想撤却以来不及了,直接被后金人马包了饺子。

    很快明开原卫总兵:马林、明开原卫副总兵:于化龙、明开原卫左参将:高贞、明开原卫守备:何懋官、明开原卫游击将军:于守志、明开原卫经历使:张奇策,等将士先后战死,至此开原卫重镇失陷。

    仅有明开原卫监军道:郑之范,带领着少数军民,在破城前逃出,回到大明领地。

    同时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破城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屠城,从16日起至19日,后金兵马在开原卫城内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据一位羁留后金的李氏朝鲜人,书中记载称;酋奴老乙可赤攻陷开原卫,尽屠害军民六七万余口,子女财帛抢之一空,残暴接连五六日。

    当然更多的地方军官们,还是选择了投降后金。

    消息很快就传开来,四处逃散的军民,让首先最近的叶赫女真部得知建奴攻打开原卫的事,随即叶赫女真部东西两城贝勒,连忙派出两千人马赶赴救援。

    可快到开原卫时,就得知开原卫已经失守,再加上城外附近一片荒芜,只好退兵作罢。

    当时南面最近的铁岭卫,也派出了三千人马赶赴救援,可刚到城外还没列阵,就被守株待兔的后金骑兵给歼灭,残余明军南逃。

    另外铁岭卫方向西面的漠南蒙古内喀尔喀五部首领兼翁吉喇部大汗:孛儿只斤·斋赛,他听闻消息后也连忙率领三千人马前来查看,打算分些战利品,在看情况行动(是帮明,还是帮后金?)

    同时沈阳中卫方向,明辽东总镇经略兼兵部左侍郎:杨镐,在探马以及逃兵中得知开原卫的事情后,他也急忙派遣了明镇辽总兵兼北镇抚司锦衣卫指挥使:李如桢,率军前来救援。

    可都还没有到达,便在蒲河守御千户所境内,得到开原卫失守被建奴屠城的事,而不得不退兵。

    但最终事实证明,假如开原卫的明军能够据城坚守三五日的话,那么等各路援军到达,届时胜负难料,对于明军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6月22日,开原卫沦陷的消息传入朝中,明神宗:朱翊钧,以杨总镇经略太无能,且屡屡丧师、御敌失败,不堪重任为由,将其罢免。

    后经过内阁与六部尚书们的一致推荐,最终选举本来打算前往辽东都指挥使司安抚军民的明大理寺寺丞兼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熊廷弼,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负责担任〈辽东总镇经略〉一职。

    而明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熊廷弼,也没有辜负圣恩,先是欣然接受圣旨,慨然从命以尽忠报国,战死疆场为己任。

    对此他还立即上疏朝廷,指道“辽东都指挥使司为京师肩背,河东为辽阳卫心腹,开原卫系河东根本,若北关丢失(既:叶赫女真部与李氏朝鲜王国就空虚了)东虏建奴便可放心南下攻打我大明帝国,欲保辽东都指挥使司则开原卫必不可不收复,请令陛下从速调兵遣将,备好粮草,修造器械,及时供应,并请给予便宜行事。”

    明神宗在看了奏折之后,全部批准,并且命令兵部大量制造火器、盔甲等军备,又让户部凑齐粮食,制定布局方案。

    还赐予了〖尚方宝剑〗以重事权,并派遣了北镇抚司缇骑随行,打算抓捕杨总镇经略入京下诏狱。

    在领旨谢恩之后,明辽东总镇经略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熊廷弼,马上就祭庙点兵北上,迅速离开帝都北直隶紫禁城了。

    然而关外的后金军队在劫掠完开原卫后,趁着开原卫之胜兵峰正旺,且杨总镇经略太无能又草包,便在后金覆育英明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领导下没有停止侵略的步伐,而是继续一鼓作气南下进攻。

    于7月11日,就将剑锋指向大明帝国辽东都指挥使司在关外的另一处重镇「铁岭卫」。

    至开原卫失守后,辽东都指挥使司各地卫所明军们士气大挫,整个辽北大地一片惊慌,后金还未攻来之前,铁岭卫城内的高官富商们,就已经把子女玉帛等全都预先转移了,只剩下守城军人。

    镇守此地的有;明铁岭卫指挥使:喻成名、明铁岭卫游击将军:史凤鸣、明铁岭卫守备:李克泰,等将领,城外虽也有各小堡守军,但基本依靠不上。

    7月25日,在后金发起进攻时,守军有一半还没来得及入城,就被后金兵拦截在城外,刚交战便被后金铁骑所击败溃散。

    虽然城内的铁岭卫守将们据城坚守,但此时的后金军队经过夺取;开原卫、抚顺守御千户所,等战役的历练,也逐渐适应了一些攻城之战,还充分发挥了战车、云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