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4章 大阵仗(二)

    不得不佩服李参谋给出的时间,说20分钟到,就是20分钟到。

    在车队缓缓驶入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门之际,元奋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到那款“红旗”轿车。

    激动之余,顺便拿起手中的相机试了试镜。

    伴随着红旗轿车停止,身着礼兵服的李参谋下车,环视四周,而后用十分标准的,略有些机械化的动作打开了轿车的右后侧车门。

    而与此同时,昨天在电视上见到的阿尔贝二世亲王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亲王”一下车便热情的与在场众人打起了招呼,但与元奋之前梦境有所不同的是,他说的是一口流利的英语。

    不过,也好在当时有翻译在场,不然对于连高中英语都没学利落的元奋来讲,绝对是不知“亲王”所云的。

    在短暂的交流后,一行便跨入了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检票口,由“古脊椎所”研究员高星为“亲王”讲解周口店遗址。

    此刻,元奋对“古脊椎所”和高星并没有什么概念,他只知道这两个词汇在董翠平的口中经常提及,仅此而已。

    众所周知,周口店遗址是一个具有广泛学术和社会影响的史前遗址,一直受到国际学术界和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

    2002年初,一位台湾记者造访后写了一篇题为落日黄沙周口店的文章刊登在中国时报上,后被参考消息转载,引起了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领导的密切关注。

    为使周口店遗址更好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保护优势及科研部门的科研优势,2002年8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签署了市院共建周口店遗址协议。协议规定:北京市政府负责遗址保护范围内及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教育工作,中国科学院负责遗址的科研工作。

    协议签署后,及时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和主管副院长任主任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协调委员会”,组建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管理处”。

    高星,中国著名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1985年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200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人类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中国委员会hina执委,周口店古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夏水洞沟遗址博物院院长,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古人类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人类学学报副主编,第四纪研究副主编等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承担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等多项重大项目。

    主要研究领域为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涉猎范围包括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史,更新世人类在东亚地区的生存模式和技术发展,东西方旧石器时代文化比较研究以及现代人类的起源等。提出中国旧石器时代两期断代模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编著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世纪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石器微痕分析的考古学实验研究等专著。

    当然,这些都是元奋后来才知道的,眼下他还是一只懵懵懂懂的“菜鸟”。

    “大哥!这就是你说的中外记者云集?!”元奋用下巴指了指身侧那名孤零零的外国摄影师,向柳涛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