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25 章 【R】002

    2020年12月19日星期六51周【鼠年】冬月初五庚子年戊子月丙申日13:30深圳晴11--16℃北风/风大、阴冷

    【R】002漫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全国总人口为13.7亿人

    人口结构将影响未来我国未来的大政方针,比如经济问题、养老问题、公共卫生以及医疗服务问题、以及中国产业变局等.

    我国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会被一个核心问题所羁绊,这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

    00后的人口比例严重失调。男女比例达到了1.2:1。六个男生里面就有一个是讨不上老婆的。而且个别省份的数据更加夸张,像江西达到了1:1.3。第二名的河南达到了1:1.27。

    全国老龄化严重。老龄化的水平,从2015年的11%一路涨到了17.3%,也就是说平均每5个中国人,大概就有一个是60岁以上的老人,再加上这个出生率下滑,人口红利消失。等到70、80后退休,养老会是一大难题。

    人口向南移已经成为一个趋势。人口流入最多的十座城市,有八座都在南方,而北方像人口大省,东三省,连续三年呈现人口净流出状态。人口的流动带来的就是经济的差距。第三季度的GDP,前十大城市,北方城市里面只有北京上榜了。

    所以未来十年,不管你是上学、创业还是就业,能往南方走就尽量往南方走.

    2019年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年龄大于65岁)占比为8.87%,2019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为12.57%;2000年到2010年1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仅增加约3100万,老年人口占比增加1.91个百分点;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加速,从人口老龄化占比的增速也进一步论证了中国老龄化进程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变化,最近三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的增速都保持在4.8%以上的增速增长.

    【人口结构将是理解华夏未来大政方针和经济活动的基础:人是核心,是重中之重】

    人口普查,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在全国范围内的一次人口调查,也是被全球各国广泛采用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人口普查是对全国人民有针对性的数据统计以及分析,是对全国总人口、民族、户口类型、男女比例等等数据的搜集.

    经济的运行归根到底是人的生产与消费,我们国家当前的一带一路、消费升级(亦或扩大内需)、鼓励生育、延迟退休、养老制度、房地产都与我们的人口结构息息相关.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将直接影响ZF未来的政策制定,当下的人口结构是不看好2020年之后的中国房地产的根本因素。

    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普查结果将提供关于企业服务社区的丰富的数据,包括人口趋势和增长预测。企业所有者们依靠人口普查结果来做出决策,比如在哪里开新店、餐馆、工厂或办公室,在哪里扩大经营,在哪里招聘员工,以及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用来建设公共和私人空间,使每个人都受益并加强社区.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在加速,从人口老龄化占比的增速也进一步论证了中国老龄化进程正在以创纪录的速度变化,最近三年,中国老年人口占比的增速都保持在4.8%以上的增速增长.

    在这个巨变的节骨眼上,老龄人口到底占比多少,老龄化到那个程度了?年轻人目前聚集在哪儿?新生儿现在出生率如何?县城人口增长潜力还有多大?人口红利预计多久冲顶?这些问题很关键,不搞清楚容易造成计划激进或保守,不利于有序推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为什么从“国家帮养老”到“卖房来养老”的根本原因,因为面对这样的社会总抚养比,国家也无力承担,从这里可以体会其中的恐怖之处.

    比如:当前我国结婚青年购房策略大多数采用的是“六个钱包战法”,所谓的“六个钱包”是指男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加上女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共六个钱包;“六个钱包”可能比较极端,我们打个折吧,“三个钱包战法”购房,也就是男女双方父母加上夫妻自身收入购房,支助率上相当于3:1,如果购房支助率变为1:1,也就是夫妻两个人来承担一套房,那么有多人新夫妻买得了房子呢?恐怕积攒一个首付都费劲.

    当前,我国社会总抚养比大约33%左右,也就是相当于3个人养1个人;到了2050年,社会总抚养比则变成了70%,也就是10个人供养7个人(其中5个老人),几乎逼近1个人养1个人。

    新闻媒体多次报道过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现状,其实,以邻为鉴,我们国家在人口老龄化的道路上基本上不会好于日本;通过中日对比,可以得出中国的老龄化的速度比前纪录保持者日本更为快速。不仅如此,通过三种方法推算了中国人口的变化,最终结果显示,到2050年,中国的总人口至少减少一个亿,将来真实数值可能位于1~1.5亿区间.

    【第七次全国人口:全国总人口为十三亿七千万(1370536875)人】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普查标准时点是2020年的11月1日零时到12月10日进行入户登记,彻查人口出生变动情况以及房屋情况。这是在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同时倡导普查对象自主填报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自行申报个人和家庭信息。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公民个人信息安全2021年4月开始陆续公布普查的主要数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11年4月28日公布,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在2001年4月2日公布.

    普查对象是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普查主要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2019年11月,经国家签批、印发《关于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决定于2020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介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戴统一的证件开展工作,普查员上门时,住户可以先验明普查员身份,然后请普查员进入家中进行登记.

    中国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国家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列出了目前中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姓和人口最多的前300名姓氏。

    李王张刘陈——中国五大姓人口近4亿,中国人口最多姓氏前十人口约为5.5亿人,

    1.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94%=95,300,000人。

    2.王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41%=88,900,000人。

    3.张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7.07%=84,800,000人。

    4.刘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5.38%=64,600,000人。

    5.陈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4.53%=54,400,000人。

    6.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3.08%=37,000,000人。

    7.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27,500,000人。

    8.黄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3%=26,800,000人。

    9.周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12%=25,400,000人。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05%=24,600,000人。

    14-44岁人口性别相差有三千万.

    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20-24岁的性别比是100.95,25-29岁是101.32;适龄人口可以说相当平衡了。30-34岁和35-39,都是104。也即,70后人口比例扭转了巨大落差,80后人口比例已达到平衡.

    “性别比持续升高带来的危害远远超出了人口结构领域本身,它的背后其实是对女性生存权的剥夺,她还没有出生便被剥夺了。”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历史室主任肖扬说。她把女婴缺损的凶手锁定在“重男轻女”的性别偏好上。

    2016年12月3日,[南通奶奶重男轻女,踩死孙女获刑10年],江苏张爱芬踩死出生四天的二胎孙女,即便法庭当时都已经认定她是“故意杀人罪”而不再是“虐待罪”。。。

    ----张爱芬的丈夫、儿子儿媳洪玲及亲家都对张爱芬的行为表示了谅解,邻里多人向法院联名请求对张爱芬从宽、从轻处罚.

    ----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也有体现,其中第22条就写到:“对于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应酌情从宽处罚。”

    在经济上,越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越需要男孩来维持生活,发展经济;在文化上,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在现实中,男女在受教育、就业、婚姻和家庭地位等很多方面仍不平等,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没有男儿的家庭在进入老年后将面临无人赡养的困境.

    【享前人余阴、承前人余孽;承前人余阴、享前人余孽.】

    老龄化的加剧,对整个养老产业,生物医药行业,毕竟,老年人的必须消费品就是药物,特币是各种慢性病。虽然医药行业的集中采购对目前整个医药行业有所打击。

    不过,老龄化的加速,医药行业在经过2-3年左右的行业洗牌,肯定会出来大牛股,虽然当下不是投资医药的最好时机,但可以一直观察。明年的时候应该能建底仓了。特别是CRO行业。

    最近杭州,武汉几乎零门槛的落户条件,短期来看,是为了维持当地楼市,寻找接盘侠,长期来看,还是为了寻找养老金的贡献者。

    当2020年全面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出来的时候,房地产会迎来方向性的选择,政府层面可以通过做kong房地产来实现财政收入,通过某种措施做kong房地产来吸引外资接盘中国楼市,从而增加获取新的外汇渠道。

    原本自然情况下,男性数量本来就会比女性多一些,因为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更短。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得知,如果人口总数是14亿,那么男性有7.15亿,女性有6.85亿。男女比例是1.04,这比例在正常不过了。

    不要看到人口基数大,导致男性比女性多三千万,就觉得很夸张。

    而且男多女少这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讲,没什么影响。可能很多人觉得婚姻市场会竞争激烈。

    【人口老龄化加剧“结婚率降低”】

    2018年全国结婚率仅有7.2‰,为2013年以来的最低值。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晚婚甚至不结婚?或是单身更自由,或是单身更好找工作……

    经济条件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经济相对更为独立;中国式婚姻是对女性相当严重的一种束缚,家庭更多的是责任,而带来的对个人享受的效益越来越少,结婚率就会下降.

    “中国单身现状”时,将其简单地归纳为12点:

    1.是随着婚恋观念的变化,晚婚晚育已不需要政府引导甚至强制;

    2.女性经济独立之后,不需要因为找个经济上的靠山而结婚;

    3.包括物流等社会服务水准的提升,女性对男劳动力的依赖变弱;

    4.独生子女成长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看到同龄人结婚后过得不好,对婚姻望而却步;

    5.网络社交媒体,消耗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减少了异性现实交流时间;

    6.XING观念的趋于开放,加剧了家庭的不稳定性;

    7.高房价限制了结婚意愿;

    8.孩子养育成本增加过快,一些年轻人不愿意生育,进而不愿意结婚.

    9.家庭成为女性最容易被伤害的地方:丈夫家暴、出轨、私生子合法继承权

    10.中国式婚姻现状,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或油腻式妇女。

    11.男方打死女方,根据婚姻关系存在否,判决轻重大不同:婚前、故意伤害罪、男方死刑;婚后、家暴是虐待罪、最高判男方七年

    12.未婚生子还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2013年张艺谋非婚生育三个子女罚款748万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在老龄化加速的当今社会,必须重视这个问题。因为中国人从疯狂生育,至严苛到“一对夫妻只能生一胎”的计划生育时代,就已经改变了人民的生育理念。如今实行全面的“二孩”政策,却未见新生儿一下子多起来,说明国人的生育意愿已经大为降低,即使是完全取消计划生育,我想未来人口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但中国最大的人口危机,还不是生育意愿降低,更为可怕的是适龄男女结婚意愿大大降低。

    如今,低结婚率、低生育率更令“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

    备受诟病的“高房价”问题,无疑是结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无论自己还是父母,总想为自己找一个经济基础相对好一些的。不要说你身处北上广深是在杭州这样的城市,一套不算大的房子都要500万,相当于500个月的工资;即使在四线城市,每平米一万元的房子也已经少见了。如果结婚无房,靠小夫妻工作买房,那得将人生最美好的二三十年全都搭进去。如果婚前有房,结婚后工资专门用于消费,也就会过得相当安逸。

    男人因为没有稳定的工作,名下没有房子而找不到老婆。女人因为自身条件较好,实现了财务独立,也不愿意委身于一般条件的男性。某售房平台对其平台上房产交易分析后发现,47.9%买家是女性,74.2%的女性买房时没有接受伴侣的资助,其中45.2%接受了父母资助,29%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买房。买房的单身女性表示能够感到更有安全感。

    因为买房的单身女性确实会更有安全感,尤其是新的《婚姻法》对婚前财产的重新界定,强化了保护条款,很多独生女就可以提前取得父母甚至爷爷奶奶的房产。

    此外,因为无遗嘱财产继承程序十分复杂,很多爷爷、奶奶在世时,为避免子女今后的麻烦,就立下遗嘱将住房直接转移至唯一的孙女名下,有的爷爷奶奶在世时,就会通过虚假买卖或赠与,将房子直接转移至孙女名下,导致很多女性在婚前就有了房产。此外,还有一些父母,为了避免今后财产过户需要费用,也将新购房产直接放在独生女的名下。还有一些父母,为了女儿出国方便,也有意将房主写上女儿的名字。

    此外,家暴频发,也是结婚率下降的重要原因。由于传统的糟粕文化,部分中国妇女至今仍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在家遭受家暴只怪命不好。但随着女性权力的苏醒,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对家暴说“不”,特别是那些从小就“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独生女,哪里忍受得了家暴?因此,因为家暴而离婚的案件已经越来越多,而每一件家暴新闻,都会令更多的女性对婚姻产生畏惧。而因为发达的传媒,各地家暴新闻不断冲击着未婚女性,让部分女性对婚姻望而却步。很多父母也变得越来越开明。与其孩子结婚后受家暴,还不如不结婚。

    2017年6月四川董芳女士因为遭遇丈夫家暴、左耳鼓膜穿孔失聪而起诉离婚,却被张法官一纸判决、三次拒绝,理由是:要给男方机会。

    2017年11月份开始,董芳女士经过三次的上诉,法院判决都是不予离婚,张法官的理由是这样的;张法官还表示,董芳女士夫妻之间还是有挽回余地。

    然而,从董芳女士提出离婚后,丈夫发来的信息可以看出情况并不乐观,打女儿是因为女儿犯错不改,打妻子则是她不公正教育孩子,并且威胁收留母女俩的亲戚,“会很倒霉”,要求妻子和女儿“尽快认错道歉悔改”。

    事后,董芳女士向法院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2018年12月,董芳女士提出二审申请。而对于要求“冷静”的一审判决,几乎所有人都表示无法冷静.筆趣庫

    对于法官的判决:不予离婚,再给受害人老公一次机会?!

    上天给了男人更大的力量,希望他保护女人,也给了男人更多的理性来管理自己的力量,家庭暴力发生的两大内因,一,男人误用的了自己的力量,二,男人没有准确使用自己的理性。

    还有一大外因,相关执法人员也没有合理使用自己的权柄.

    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统计显示,全国24.7%的家庭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家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