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2章 世间法道统

    “国主请起,心门弟子为方外之人,不应受国主大礼。”

    白羽上前扶起国主,又道:

    “国主手握一国,必有文武官员,如何善后应该多问百官意见才是。”

    “对对,快去召集百官议事!”

    那国主连忙扭头对幸存的侍者说道。

    待那侍者去了,国主又道:

    “上仙,孤是肉眼凡胎,不能辩善恶妖邪,如今天赐上仙至此,寡人愿拜上仙为国师,祈求上仙救护今音国一国百姓!”

    白羽摇了摇头,道:

    “国主错了,修士本是世外之人,不应干涉世间朝廷。今音国的国事需由世间人决策才是。国主既然身在其位,便当妥善治理国家,若能教导子民除恶扬善,也是你的功德。”

    国主闪过一丝失望,无奈道:

    “如此,多谢上仙指点。万请上仙能够留驻皇宫,寡人能够早晚请益也可少些错误。”

    白羽想了一想,既然治世传道度人由此地开始,那试着验证心门所传也是应有之义,便答应了国主所请,但却不愿留在皇宫,只在皇宫后面山中搭了一座茅屋,算作清修之所。

    此一战虽然发生在皇宫,但全国百姓却都立刻知晓,只因他们求取的罗汉雕像全都崩碎!待各处信使传达完毕,这才知道所信仰的是邪魔外道。

    只是苦恼也就随之而来。

    没有邪法寄托,那痛苦的便觉苦痛,贪心的又起贪心,压迫的便生困苦,临死的恐惧又生,民心见乱,恐怕不久之后,今音国必会烟尘四起。

    但这本来理该如此,国主、国民崇信邪法,以至于民生凋零,民间本就该怨声四起,只是被邪法收摄,以至于表面看来好像是其乐融融民有所依一样。

    白羽自从立了茅庐,便深居于此,不曾出的半步。只是却也不得清净,每日里都有人来,或辩论或学道,吵吵嚷嚷如何能清净。

    来人却是以儒生居多,原本妖邪当道,儒生无用武之地,如今妖魔既去,文武官员协助国主治理国家,儒生们的报负便有实现的可能了,因此初时这些人怀了感恩之心前来,到后来见白羽儒释道三教皆通,便有了辩论之心,来往的大儒便多了起来。

    白羽乐见其成,心门三教合流,不讲出身,只以道理为重,儒生来了,正好将心门世间法讲上一讲,若有人能得其精髓,未必不是心门道统流传之根基。

    当下白羽将菩提老祖传授,加上自身领悟与众人讲议起来。

    这一日,来人之中多了一个年轻公子,于茅庐旁席地而坐,听了半天白羽讲义。待白羽停下,便站起来说道:

    “真人!既然真人自称是心门弟子,为何所讲都是儒家一脉?!”

    白羽微微一笑,道:

    “此前我曾说过多次,我心门不讲三教,只讲从心而已。况且三教本应是一家,存了三教的想法,便是生了佛家所说的分别心,也违了儒、道教化众生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