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5章 禁足

    皇城内

    皇上身子每况愈下,皇子们暗地里的争斗也慢慢的摆在了明面上。

    朝堂上派系众多,就以支持永安王与宣王的居多,再过来就是勤王。

    勤王是嫡出,永安王有一个得宠的贵妃生母,宣王则是有实实在在的军权。

    尽管宣王的优势是实实在在的,但古往今来,没有一代帝王是不忌惮手握中重权的人,哪怕是自己是儿子,况且还是军权如此重要的东西。

    好些大臣们都觉得尽管宣王手握军权,看着更有上位的实力,但很难说皇上会不想办法压制他,而且这个宣王还是一个并不是很得宠的皇子。

    事实也是如此,尽管皇上身子大不如前,但还是坚持着把持朝政,大臣们一直让他早立太子也并没有听进去,而是迷上了炼仙丹。

    皇上在几位皇子身边都安插了眼线,在顾霆琛与公孙府有来往时,密探就将消息传回了皇宫内。

    皇上并不相信顾霆琛只是单纯的看上了公孙府的姑娘,半点没看上公孙府的钱财,如果让他得到了公孙府的支持,那军权跟钱都有了,岂不是不用将自己这个父皇放在眼里?

    最近突然有传言,说是宣王的生母薛嫔在在世期间与一个侍卫有染,当时怀的另外一个孩子并不是皇上的亲生孩子,所以薛嫔原本是想用药将腹中的胎儿落掉,没成想药用的过重,薛嫔大出血而亡。

    此言一传出,百姓们纷纷对宣王的身份产生的怀疑,有人就是宣王与其他的皇子长得都不相像,极有可能也不是皇上的亲生骨肉。

    永安王利用这个谣言,让支持他的大臣们纷纷上折子,要求皇上与宣王滴血认亲,绝不能让皇家血脉受到污染,若宣王果真不是皇上的亲子,那就不配统领这十万军士。

    皇上也顺应着大臣们的意思,招了宣王入宫,先是收了他的兵符,让他先在府中思过。

    具体是什么就不得而知,反正是变相的将人禁足在了宣王府中,还派了官兵守在宣王府门外,禁止宣王以及他的亲信出入,只允许送菜的在门外往里递东西。

    百姓们见这个阵仗,都对传言所说的话信了个七八分,如果宣王如果是皇上的亲生骨肉,皇上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对宣王如此,这简直是断了他路。

    原本支持宣王的大臣们看见如此,都有些狐疑起来,有甚者更是投到了勤王、永安王的门下。

    对此,顾霆琛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愤慨的,皇上早就已经开始猜忌他了,在他掌握军权开始,他就知道此早会有这么一天,皇上总会找到理由将他手中的兵符拿走了,只是没想到,皇上竟然会拿已故多年的母妃来做文章。

    顾霆琛在传言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查到了这个消息是从宫中传出,原本猜测是宁贵妃捣鬼,后面细细的追查起来,竟然是皇上宫中的嬷嬷先传出的话头,宁贵妃只是被利用的棋子罢了,。

    宁贵妃有了些钱财让人将这话添油加醋的往宫外传,以至于到了后面这种人人都知晓的地步。

    陆棠棠自然也是听见了这个流言,但是她并不相信。

    她虽然觉得皇上长得的确是一般般,不算丑,但也绝对算不上好看,但顾霆琛的眉眼是像极了皇上的,哪怕是不知道他们的父子关系的人看见两个人站在一处也会觉得他们有些相似。

    百姓们大多都没见过皇上,甚至于连顾霆琛都不曾见过,现在这个时代又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想看一个名人直接搜照片就好,现在百姓们大多都是靠想象的,再加上这流言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如果她不是真的见过这两个人,可能还真的有些相信。

    至于那些朝廷官员为什么跟着起哄,陆棠棠也是大概可以猜到一点的,对于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人来说,义务教育是肯定接受过的,对中国的历史更迭也是也大概的了解。

    现在皇上年纪也大了,皇子们肯定也是不安分的,如果这种时候都不趁机踩顾霆琛一脚的话,那这些个有野心的皇子们就该趁早洗洗睡了。

    目前让陆棠棠最头疼的事情是顾霆琛被禁足,自己也没办法去看看他,也不知道他面对这个事情是怎么样的心情。

    让几波人去宣王府打探消息,都没有收到有用东西,想到宣王府门外这么多的官兵,自己如果贸贸然的去,肯定下一刻就被宫里的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