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5章 科举制

    “二是想恳请陛下全国减轻赋税!”

    这是张鱼昨晚连夜想的,毕竟土豆之前就交给了嬴政,嬴政应该也可以力推到全国。

    有土豆在,大秦的赋税也没必要收那么多。

    而且囤那么多粮食,也容易坏掉。

    “朕允了!”嬴政毫不在意的点头示意。

    李斯蒙毅也都看傻了,陛下都不带考虑的吗?

    张鱼也有些懵,自己准备的那些演讲稿都用不上了?这就同意了?

    “你小子的眼光朕还是信服的,想必你是会用土豆来说服朕吧!”

    “陛下圣明!”张鱼跟嘴说了一句。

    “怎么才刚来朝堂就和百官一样会拍马屁了?”嬴政感觉有些好笑。

    张鱼有些尴尬,摸了摸鼻子。

    嬴政不在意的摆摆手,示意张鱼继续说。

    “最后一点,微臣想恳请陛下采取科举制!”

    “哦?这科举制是什么?”嬴政顿时来了兴趣,每次张鱼提出改革,总会有一些好的想法,就和上次的内阁一样,改奏折不要太轻松了。

    “陛下,大秦采用的是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您命立。”

    “可这能当上郡县长官的无不是贵族,天下寒门子弟无人能入仕,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

    旁白。

    秦朝选用郡县的长官并不是依靠世袭制,只有中央的官员才会用到世袭制。

    秦朝选用地方官应该跟西汉初差不多,是依靠郎官体系培养行政人员。

    郎官就是待选的储备官员,平时陪行在皇帝身边,负责处理行政事务作为考核,数量多达千人,这些郎官的来源多是官家子弟、读书人(平民少的可怜,只有被贵族看上的才有可能被选上)。ΗTtPs://wωω.1㈢⑧Tχt.NΕΤ/

    可能也有一些郡中举荐的人才,这一点在秦朝不是很确定。

    当时秦朝还没完全从贵族制度转型为官僚制度,贵族子弟仍旧是任命官员的主流人选。

    “科举制的意思便是广昭天下读书人前来考试,考试分为乡试、郡试、殿试。”

    “其中,殿试由陛下亲自出题考核,得优者方可胜任郡县长官!若是陛下需要,甚至可以废除世袭制,均采用科举制来选拔官员。”

    嬴政呼吸不由急促,这可真的是个好方法啊!

    朝堂上的一些官员拿着大秦给的俸禄,却不做事,嬴政念叨他们祖辈的荣光,也不愿与他们计较。

    但这可不代表嬴政没有心思去改善朝堂的这种风气!

    “陛下,这个科举制固然是好,可如果真要在朝堂上推行,那百官可是要疯了的!”李斯开口提醒嬴政。

    嬴政听后,也是逐渐冷静了下来,科举制若是在朝堂上推行,那他必然要扛住很大的压力。

    “唉,科举制倒是可以在地方上推行,但在朝堂之上推行的话,还是有点操之过急了!”

    张鱼点点头,他明白嬴政所顾虑的,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科举制定然会动到那些达官贵人的蛋糕,没有人会同意这种事情发生的。

    “张鱼,那科举制朕就交给你处理了,负责乡试,郡试以及殿试的题都由你来出吧!百家都在你那里,应该能出个好题目吧?”

    “陛下放心,微臣出好题目后,会先交一份给陛下过目,陛下若是同意了,那便将考卷推行下去!”张鱼应答道。

    嬴政很是满意,以往的郡县长官都是靠郎官选用,郎官里又有很多歪瓜裂枣混在里面,嬴政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任不管。

    再者是靠其他大臣的推荐来选取郡县长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