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1章 模拟测试

    晚上八点,秋高气爽,忙了一天的李树,没有出去放松,而是躺在床上刷“超级地图”,以此来解锁更多的可视区域。

    华灯初上的时刻,从高空俯瞰祖国大地,只有星星点点的零散灯光,让李树心情复杂。

    祖国的灯光,仅仅聚集在东南沿海和国家级大城市,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大都一片黯淡。

    而隔壁的岛国、棒子国南边则看起来很亮。

    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就好像棒子国南北两边,形成了明显的区别。

    看到差距,紧迫感让李树起身坐到书桌前,关掉地图,开始对精密数控机床的图纸进行最后的查缺补漏。

    这些天,办公室发生了很多事情。

    李树已经被任命为工业部特别精密数控机床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就算在休息时间也总是放不下研发的事情。

    他被寄予厚望,而司长也发话,要让李树火线破格提拔为正科级,以此让李树获得更多的决策权去放开手脚干。

    按照郝处长说的,如果项目做的好,未来成为高技术指导处处长是顺水推舟的操作。

    不过,李树并不想在这条光明坦荡的道路上走,李树即将在一切条件成熟的时候,下海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这个年代正是干部队伍压缩,下海经商的最佳时机,要走的束缚并不多,可以快速脱身。

    正当李树一心二用,想着图纸哪里还能修改的时候,系统提示音来了。

    叮!

    “恭喜宿主,完成一份完整的工业设备设计,特技‘超级数据库’获得经验值3000点,升级到等级3,本周宝箱星级升级至四星级。”

    李树松了一口气,查缺补漏的工作终于完成,一个半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系统认可。

    实际上,李树已经对图纸进行了三次大修改,三次小修改。

    原因是目前国内工业条件的限制,只能不断压缩工艺,以降低精度的代价来获得生产的可能性,而芯片也只能用比较简单的半导体逻辑电路,控制系统也相对简单,不过,这已经是国内工业的极限。

    总的来说,这款机床在设计上,达到了西方八十年代末初级数控机床的水平。

    不过,对于国内来说已经是很大的突破,因为国内的机床水平,依旧停留在西方五六十年代的发展水平。

    在李树的计划里,这款机床量产孵化再繁殖之后,国内的精密加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要在短时间之内,追赶到国际主流水平,过程必须扎扎实实不冒进,一步都不能走错。

    ……

    完成图纸,李树并没有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牛逼。

    他知道要是没有黑科技系统的辅助,这种工作,没有个三年,没有其他人员的辅助,根本不可能完成。

    李树带着激动而紧张的心情,向系统下了指令:“导入图纸。”

    数控机床各个部分的图纸快速的导入了李树脑中,之后,李树下达了构建全息完整形态的指令。

    机械主轴组装完毕!

    驱动系统组装完毕!

    刀头部分组装完毕!

    控制电路组装完毕!

    控制系统程序已导入!

    排屑结构构建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