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六十六章 挣钱了

    算了,自己还是不多嘴了。

    老舅可是她的师父!

    若是因为自己的爆料,让亲妈去找老舅算账,这算不算是欺师灭祖呢?

    宋娟想了想,决定还是让李桂兰继续被蒙在鼓里吧。

    毕竟,李家坳很穷,这是整个乔家镇十里八村的共同认知。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人除了忙地里的活儿,就是满山采摘酸枣。

    随着那些酸枣树密集的地方的枣子被摘完,村里人也就不再一窝蜂地上山,而是有妇女们在家里去皮晾晒,男人则继续往山上跑,去山里采摘,甚至于跑去了别的村的山头。

    枣核可以卖钱这事儿,并没有被控制在半坡村,而是早早就传开了。

    只是,有的村子有人信,有的村子没人信。

    毕竟没见到钱入手,这事儿的可信度有待验证。

    作为枣核能卖钱的消息的发源地,半坡村很受关注。

    为了确保这买卖能继续做下去,每家每户的枣核是否晾晒干了,村里都会出面检查,确保不会出岔子。

    就这样,等秋收进入尾期的时候,村里也将枣核全部称重打包,足有五万多斤。

    这要运到县城去,拖拉机都要跑好些趟。

    齐八斤便又给宋为民打了电话,让他去问问那惠民大药房的老爷子,药房能到村里来拉么?

    结果,还真的能!

    相比公社的拖拉机,人家惠民大药房直接来了两辆大卡车。

    老爷子亲自到场,对半坡村的枣核做了检查,结果是很满意。

    五万多斤,也就卖了五百多块钱。

    平均下来,一家也就赚了几块钱。

    的确是很少。

    可几天时间能挣几块钱,对村里人来讲,这可是白捡的钱。

    最重要的是,现在这个时候,钱的购买力有点吓人。

    一斤大米才一毛多钱。

    一斤猪肉也才六七毛钱。

    村里年底结算工分分钱,一家一户运气好的能有几十块钱,运气不好只有十几块钱也是有的。

    如此一比较,这几块钱,少么?

    一点都不少!

    村里拿到钱,并没有留到年底再分,而是直接就分到了各家各户。

    宋来福和宋国庆两家的枣核是混在一起的,分的最多,差几毛钱就够了三十块钱。

    之所以这么多,王兰花居功甚伟。

    毕竟,她这些天没有下地干活,一门心思摘酸枣。

    宋来福大手一挥,宋国庆得了二十块钱,他留下了那九块多。

    “爹,多了,多了!”

    宋国庆一看老爹给自家分了两张大团结,那肯定是不能同意的。

    “没你的事儿!”

    宋来福瞪了宋国庆一眼,“你家的枣子,基本都是你媳妇儿摘的,这是他应得的。”

    两家的枣子因为是一起装袋,一起晾晒,谁家弄了多少,真的不好说。

    但宋来福这么分,宋娟是满意的。

    毕竟,自家这个四嫂这几天的辛苦,她是看在眼里的。

    相比之下,宋娟觉得自己忙活了几天,能挣到一块钱就差不多了。

    而这个一块钱,可能还有些达不到。

    毕竟村里的知青们,大部分都是没挣到一块钱。

    土里刨食,挣钱难啊。

    ……

    有了半坡村拿到钱的现身说法,乔家镇,乃至周围几个镇子的人都不淡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