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0章 此人日后必腾达

    这雨真的连下九天。

    九天之后,连晴三天。

    久雨之后,必有晴天,这不奇怪。

    奇怪的是,到了十月底,乌乡历史上从来没有出过这么大的太阳。气温高达40度。

    连续十多天,暴雨暴晒,师父站在院子里,叹道:“何总发财的机会到了。”

    果然如此。

    老林打电话给我:“万大师,你真是个神仙。我们快有新屋住了。”

    我忙问:“真的?什么情况。”

    老林说,百多年的老屋啊。大雨一泡,太阳一晒,一泡一晒,泥浆膨胀,一些不结实的地方开始倒塌。政府正组织大家先搬到帐篷里去住。而且下雨那几天,一直有干部在那儿值班。

    我问:“大家愿意吗?”

    老林说:“有的不愿意。但干部天天在劝。所以我刚才正在搬东西。”

    挂了电话,我给师父说了一遍。

    他沉默不语。

    我问:“何总也是个人才,算得到今年会下这么大的雨?”

    师父朗声笑道:“这就是你格局不够。你以为他是卖早点的呀,五点起来支口锅,六七点就想收现钱?

    他是战略家。这儿买块地,那儿开个研讨会,你认为不值,他把这些点布好后,就等待时机。”

    我自作聪明地说道:“这会是市府急了,要全部搬迁,没这么多资金,不搬,可能出人命。所以会主动找何总。”

    师父摆摆手:“心里清楚就行。”

    大约过了半个月,市报登出了启动申家大院搬迁的消息。

    消息并不具体,只是说市府秉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专题研究了申家大院整体拆迁的基本方案。

    我心里暗忖:师父真算得准。只是由何总还是其他人来搬迁,消息上并没有说。

    时令已到了十一月中旬。何总那边没有消息,也不见来乌乡。我倒是盼着他来,这样就印证师父神奇的预测。

    结果何总没来,却来了一位稀客。

    这天上午翻手机,有两个未接电话,都是“丁若山”打来的。看到这个名字,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

    上半年我给他测了个“且”字,说他评正高职称没有问题,一直等着他的回音。

    一个月过去了,他没有回音。

    两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回音。

    后来,我就渐渐地忘了。

    过了五六个月,竟然接到他的来电,让我忐忑不安,便回拨过去。

    丁总在那边说道:“万先生,真对不起,我们那个职称评定推迟到十月初才开评。你预测对了。我评上了。”

    听丁总这么一说,我的心才从嗓子眼“砰”的一声掉回去。连忙说:“祝贺祝贺。”

    接下来,他的话又几乎吓了我一跳。

    “我在北方出差,高铁正好要经过你们乌乡,你在不在本地?在的话,我想来拜访你。”

    “在啊。”

    “那好,我朋友对你特别感兴趣。我们上午十一点到。”

    “好的,我十一点来接你们。”

    接完电话,我向师父请了个假,在“小宋城”定了个包厢。便开车去接丁总。

    在高铁站见了面,丁总介绍他的朋友叫慕容峰。

    慕容峰大约三十多岁,对我一脸崇拜:“早就听丁总说过你,十分景仰。”

    我摆摆手:“不谈那些客气话。”接了他们开车就往小宋城走。

    到了“瓦厨”,上得二楼,领他们进了一间比较雅致一点的包间。向他们介绍,这是一个很有特色的酒楼,以宋代菜肴为主。

    两人一听,连说太客气了,这饭店应该开在杭州,那儿才是南宋的政治文化中心。

    我便介绍了小宋城的来由。慕容峰佩服道:“你们师父不仅精通风水测字,而且还是一位文化策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