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 45 章 第 45 章

    次日,陈敬告了病假,没有上朝。同样告了病假的,还有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大理寺卿。

    小皇帝没有理会。

    到了第三天,又有一批官员告了病假,包括礼部左侍郎、通政司参议、工部郎中等,甚至还有鸿胪寺、光禄寺的人也在告假。

    小皇帝依旧没有理会。

    第四天,朝上倒是不再继续缺人了,可有好些大臣纷纷上奏抱怨,手下不少官员这几日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告假,哪怕扣俸禄也要告假。

    与此同时,因为人手缺乏,内阁不拟票签,政事堆积如山;民间还骚乱频发,以往行动迅速的五城兵马指挥司也总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无法及时处理,导致矛盾越积越深,有一回甚至差点闹出人命来。

    都察院弹劾无病告假者的奏折如雪片一样飞来,而那些一人干三人差事的官员也叫苦连天,相似的措辞,看得司徒马头都大了。他一边痛苦地用狗爬一样的字体重复着批红,一边质问小皇帝:“我们要忍到什么时候!能不能痛快点!”

    小皇帝冷笑一声:“这是在给朕施压呢。觉得离了他们,这朝廷就要运转不下去了。诚然,世家虽易出草包,但能位居高位的,那定然是有真本事。朕要是真对他们下手了,你信不信明天就会收到一大堆辞表。这朝中少了大半的人,朕又一时补不上这个窟窿,这皇位,朕还能坐得稳吗?”

    “那怎么办?”

    “快了。”小皇帝轻轻一笑,“你出宫去罢,去找戚卓容。剩下的奏折,朕亲自批。”

    司徒马愣了一下,随即欢天喜地地谢了恩,如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皇宫,奔向了他自由的天地。

    司徒马来到传说中的东安门外,看见了焕然一新的东缉事厂。

    “不错,不错。”他一脸欣慰地点头,“不过这大门上为什么没有牌匾?”

    戚卓容抄着胳膊来到他身侧,随他一起仰头看向门楣:“要什么牌匾?”

    “东厂的牌匾呀。”司徒马说,“怎么不挂出来?是还没做完?”

    戚卓容斜了他一眼,莞尔道:“谁告诉你要挂东厂的牌匾?这可是我的私宅,好大一块御赐的地皮呢。”

    “可这里头的布局……”司徒马顿了一下,随即恍然大悟,一捶手心,哈哈大笑,“没错,没错,这是你的私宅!至于里头建成什么样子,那也是你的自由嘛!没有哪条律法规定不能按着厂署的规格建!谁让你戚公公就是喜欢这个调调呢!”

    他身心大快,一把勾住戚卓容的肩:“走走走,带我进去转转!”

    戚卓容一把拍掉他的爪子,道:“待会儿有的是时间转,现在有正事,跟不跟我去?”

    司徒马大喜:“什么事?”

    “拾壹,拾肆!”戚卓容一声厉喝。

    “属下在!”两个人立刻闪了出来,跟在身后的,还有十数名从前见过的拾字辈死士——如今已按照陛下吩咐,悉数归入东厂,听凭戚卓容调遣。

    “全部上马,随我去一趟城西陈府!”

    “是!”

    十几人齐刷刷翻身上马,司徒马也赶紧上了匹马,跟在了队末。

    自从这“东厂”要重建的消息传开来,百姓纷纷避而远之,能绕则绕,因此附近一条街上都空旷得很,跑马完全不在话下。

    更何况还有拾壹一马当先在前方开道。

    “司礼监戚掌印办事,无关人等,速速让开!”

    “司礼监戚掌印办事,无关人等,速速让开!”

    “司礼监戚掌印办事,无关人等,速速让开!”

    远处的百姓闻声色变,顿时躲入两边店铺,连头也不敢抬。从东安门到城西陈府,要先过南薰坊,再过长安街,又过宣武门里街,最后才抵达陈府所在的金城坊。

    戚卓容一行策马疾行,一路畅通无阻。长安街上有不少还在当值的各部官员,远远听到了风声,便忍不住放下了手边事务,驻足在门内围观,看着一行人绝尘而去,不由小声议论起来。

    行至宣武门里街,西城兵马司才姗姗来迟,堵住了她的去路。

    “京城之内,若无要事,禁止骑马疾行!还请戚公公自行下马!”

    戚卓容勒住马缰,扬唇一笑道:“看来传闻不假,兵马司中果真无人,竟到现在才来拦人。”

    “请戚公公下马!”

    “咱家要事在身,偏不下马。你若有眼色,就速速让开!”她一甩马鞭,在地上抽出响亮的声音。

    为首的吏目并不退让:“既是有要事,还请戚公公出示文书!”

    戚卓容冷笑一声:“不长眼睛的东西。拾肆,给我把他绑起来!”

    拾肆立刻跳下马,三两下将那吏目制住,押到了道路边上。其余兵卒见状,也不敢再拦,当即默默让出路来。

    戚卓容疾驰而去,拾肆这才松开吏目,自行跃上马追随而去。

    兵卒们纷纷围到吏目身边,问他有无大碍,吏目揉着肩膀摇摇头,只是眉头仍紧皱。有人试探着问道:“今日之事,可要上报?”

    吏目叹了口气:“报给何人呢?”他上首的副指挥如今正在告假,也不处理公务,他和兄弟们这几日忙得团团转,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