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章 挣钱快,花钱更快

    刘寻表示,这种不靠谱的事情自己是绝对不会做的。

    哪有和皇帝如此讨价还价的?

    真当爵位是能用钱买来的?

    老头气呼呼的去探望传旨特使了,留下吴正义拿着纸笔挠头。

    吴正义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谢恩的折子该怎么写。

    谢恩折子要走三省,他的文笔写写私信还可以,编编教材也凑合,真要写奏疏估计要被笑死。

    “算了,不差这一半天的。”

    他扔下诏书,不去管面子上的问题,而是拿出李世民给自己的私信看了起来。

    诏书只是代表了朝廷对他的观感,私信才能看出李世民这个皇帝的态度。

    打开一看,吴正义舒了口气。筆趣庫

    古人写信也不都是之乎者也,李世民这封信就很照顾他这种半文盲的感受,用的全是大白话。

    想想也是,给一个不到十二岁的小孩子写信还用不到太高级的文笔。

    由此可见,李二很识时务呀!

    心里表扬了李世民两句,细读起信里的内容。

    李世民在信里没有客套,说话开门见山。

    首先是表示他个人对吴家的感谢,然后就是要吴正义把皇室在吴氏商行的份子转到内帑,最后是问吴正义愿不愿意到长安做个国公,如果愿意,就去长安,他有个大宅子闲置好久了,便宜外人不如便宜表弟。如果不愿意就提个条件,不过分他就准了。

    信的内容简明扼要,目的明确。

    道谢、要钱、谈条件。

    一张纸上写的明明白白。

    有意思的是后面的落款:李二。

    “就知道你舍不得琼崖这块肥肉。”

    吴正义很满意李世民的回复。

    “只要你舍不得钱,我就敢给你,不然我还真不敢去长安了!”

    “不过给个国公确实过分了,我一个明晃晃的金大腿就值这点儿?看不起谁呢!”

    把信收起来,吴正义叫来了府里的账房。

    账房是关中人,名叫黄善崀,属于是老吴在世时的铁杆亲信,除了负责侯府的账目,还兼任整个琼崖的大账房,对琼崖有多少家底门儿清。

    “老黄,留下足够维持琼崖运转的钱粮,公子我能带多少到长安去?”

    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吴正义问道。

    黄善崀微闭有些浑浊的双眼,沉吟片刻,说道:“粮食不用留太多,月余时间田里的稻谷就能收获,年底还有从交趾、九真、临邑、九德和岭南回来的运粮船队,粮食不会缺。”

    “钱也不用留多少,海外的商品代理权到期了,波斯、倭国和天竺等地的商人年底也会陆续来参加代理权拍卖,到时会有不少于两百万贯的入账,府库里留下些钱财备用就好。”

    “这样算来,公子能够调动的粮食大约有四百万担,金十五万两,银六十万两,铜钱五百万贯,合计能有个七百万贯上下。”

    吴正义一惊:“公子我变这么穷了!”

    “我记得去年你还说装钱的库房不够用,要建新库房来着,这么今年就剩这点儿家当了?”

    他是真的被惊到了。

    别看琼崖不大,但是靠着独有的瓷器、玻璃、双面刺绣、洗化产品、造船技术、酿酒技术和各种高档奢侈品,琼崖不是一般的富有,年收入都能抵得上武德朝的小半个国库了,几年积累下来,至少也应该有一两千万贯才对。

    千万贯级别的财富缩水成百万级别,他不吃惊就见鬼了。

    “公子啊,您莫不是忘了,这两年咱们挣钱多,花钱也多呀!”

    黄善崀先是翻翻白眼,又装作委屈道:“前年二月开工的环岛公路前期花费就超过了百万贯,去年追加投入,又是一百多万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