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2章 临峰山未来

    李一伟听完后,一脸佩服地看向三个小姑娘,和程渊说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得了!看看人家说的这些话,都说到点子上面去了。”

    “都是智商,情商在线的现代新女性!村长,我们以后还真得和她们多交流一下,我们不过才交流两天,临峰山不就多了两种产业?!”

    程渊是真的觉得李子一家人的存在,就是临峰山发展的机遇,随着一家人陆续回来,临峰山的发展就一年比一年好,他每半年统计过临峰山的情况,从去年开始,临峰山的外出打工的原住民留家的人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多。

    没有文化,在城里打工,辛苦且不说,大城市的消费也高,一个月的工资除开花费,剩余的钱也存不起来,还不如回临峰山。

    特别是这两年李再来陆续在老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需要的人是越来越多,临峰山外出打工的人回村的也是越来越多。

    其实这也是因为李一伟这个好村长的存在,他对各家各户的情况都非常了解,每家的联系电话都记录在册,李再来只要缺人了,他就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的联系外出打工的人,总算是了劝了不少人回来发展。

    “这要建两个工厂,我看我们村里人还是不够了,一会儿我还得多联系一些人回来才行。以后我们临峰山的发展可不比外面差,在外面打工看人眼色,还不如回家来,吃住在家,消费不高,还能在厂里领工资,我看那些人还有什么话说。”

    李一伟此时也在算计着又得打电话了,不过这一次的谈话,肯定比以前要轻松许多了。

    程渊还是劝说道:“老村长,还是让大家以自愿为主,你这次只打电话告诉大家临峰山要建厂这事儿,当尽到村长义务就行了,别的话都不要多说了。”

    人许多时候都是如此,不听老人言,更不喜欢听劝,你越劝他越和你背道而驰。

    李一伟是聪明人,听懂了程渊的未尽之言,“也对,这一次我不劝,我只打几个电话告诉他们建厂的事情,让那些人自己来找我才好呢。反正都是一个村的人,我们的厂子先建,建起来后,他们自然而然就会交流传播。”

    以前都是他当老好人,一天到晚劝人回山,以后可就是那些人求着他要回来了。

    毕竟外出打工的人都是不喜欢务农的人,这样的人让他们回山继续搞种植,养殖,他还是找了在外面都快混不下去了,才劝回村的。

    但是建厂就不一样了,这样的工作不光工资待遇不差,工作强度也不重,还可以吃住在家,这样的工人,村里人肯定是抢着要的。

    程渊也建议道:“我们的工厂建设起来后,还得在镇上招聘一些工人,特别是有文凭的人才,我们得多培养一些出来,光靠我们村里的人可不行。毕竟大家的文化水平不够,以后大都只能当普通工人而已。

    我们得期待工厂未来良性发展,只有工厂的发展好了,我们临峰山才好。而且许多时候送上门的东西大家不稀罕,抢着要的东西,大家才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