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5章 清微玄都

    烟云夕卷,收了江山暮色,月出东山。

    南瞻部洲玉堂境内,来自清微玄都的使者姜灵运,正手托着大鼎,脚踩长剑凭虚御风而行,月华照耀下,大鼎之中有个清瘦的人影,一会儿探出脑袋朝底下瞧着林木山川,一会儿仰脸去摸苍穹上的星斗,哼着不知从哪学来的童谣,逍遥自在的歌唱着,丝毫不惧身侧的萧萧疾风与暗暗寒云。

    山川之间零星的村落,低眼望去,如同穹顶上星光点点。

    而不远处,一片擎天山脉,即是此行终点。

    世人口中的清微玄都,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狭义的玄都,专指清微一脉所在的那几座大山,方圆百里,就唤作清微山,第二种则指的是包含了大小城镇的整个玄都地界。

    姜灵运不是玄都人氏,世代生活在那个位于玉堂地界最西边,名为花仙的小镇,他生于极富之家,自幼跟随父母朝真拜圣,既不需像升斗小民那样担忧生计,更不必自寻前程或别谋出路,刚满十岁就被爹娘狠心送上了清微峰,寄养在道门之中,只因爹娘向山上捐赠的金壶良炭玉冠龙铛,足足供给了上百名修行者,清微峰上不少人都受过姜家恩惠,姜灵运得益于此,竟也水到渠成有了清微道童的正式谱牒。

    好在姜灵运天资不差,运气也尚佳,十七岁那年被掌教大真人点化冥灵,收做了亲传弟子,这才算是正式学艺。

    若换作外乡拜山入门的弟子,往往需要在清微峰劳役七年,再做道童七年,才算得上正式入门。此后的修行倘若顺利,从道童到知客,执火,坐照……每三年一次的考核,成功晋级,才算登堂入室,步入了中阶弟子行列。

    清微山上,如今有两位掌教真人。

    大真人清耳深居简出,偶尔遴选能够晋升高阶弟子的苗子。

    二真人清简则统管山中俗务,又负责监察诸城岳牧的政务,两手齐抓,终日忙碌不可开交,称得上当今整个南瞻部洲最不清闲的修行者,因此清简真人又把那些初阶弟子,全部打发给座下五位资历还算不错的剑师。

    五位剑师,代师传道,这般层层推诿下来,那些入门道童除了管饭吃饱,躺在石头上打瞌睡外,几乎没谁可以学到真本事,不免算是身在玄门,虚耗时日。

    所以姜灵运得蒙大真人垂爱,算是极为幸运的。此番离开玄都,也是授业恩师清耳真人交付给他的任务,戚灵既是玉堂凶案的见证者,又救了清微弟子,务必带回山中。

    姜灵运脚促长剑,催气驭风,唯恐出丝毫差池,所以不消两盏茶的功夫,托着大鼎就越过了楚江。

    姜灵运也听说过些风言风语,讲的是玉堂岳牧胡作非为,把玉堂地界治理的乌烟瘴气,富绅争相攀比豢养起鹰犬走狗,美其名曰看家护院实则掠地侵财,刀口舔血的妖人盗匪横行,武人外道更多如蝼蚁遍地走,因此姜灵运回望见楚江被抛于身后,澄净江水倒映弦月,才微微觉得放松,吐出一口闷气。

    玄都不同于玉堂,玉堂多水,玄都多山。

    而且此处的山,??嵯峨,巧纳百河,是一点混沌生万物的所在。

    半空中,可以遥遥望见面前云开雾散,一座锦绣峰峦浮现在眼前,此山腰带千松,半空野鹤盘桓,明月所照,时见麋鹿。

    虽是黑夜,也是胜境。

    一处鱼鳞百叠岩上,修筑有一处空旷的平台,姜灵运俯身落在平台正中,轻轻将大鼎搁在花岗岩石台上,放眼抬头,望着清微峰更高处道:“戚灵,短暂的旅途结束了。”

    无人回应。

    姜灵运探头朝大鼎一看,戚灵正蜷在鼎腹呼呼大睡,他便拿手指叩了叩鼎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