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八十四章 京城的繁华

    雨小石也时常回老家,把赚到的钱给了年迈的父母,并嘱咐雨中愁照顾好父母。两三年后,两人的父母先后去世。

    雨小石看到弟弟雨中愁参加科举考试好几年都没成绩,劝他把时间放在种地上好了,他不是中进士的料。但是当时,一个人能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大概就是科举考试了,做生意虽然也不错,但是却是个卑贱的职业。当然,雨中愁也并非看不起做生意的,只是他的身体一向不好,种地也是勉强为之。

    这次雨中愁千里迢迢(应该说万里迢迢)来到京城,去找哥哥雨中愁,结果却是吃了闭门羹。

    雨小石一向知道自己喜欢读书,假如读书能读出成绩来也好,可他偏偏啥成绩都没有,每天就知道捧着本书看,然后写文章。这次弟弟找他来,以他对弟弟的了解,肯定又是借钱了。其实弟弟以前就向他借过钱,那是父母刚去世不久,他念在亲兄弟的情分上借给了弟弟一些钱,后来弟弟又接连几次借钱,做哥哥的觉得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开始的时候,他还教育弟弟,但是弟弟属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那种,教育的时候,弟弟说铭记哥哥的话,回去以后一定好好种地,但是回去后依然看他的书,那田地居然被他卖掉了一些。

    当然,教育弟弟的时候,弟弟的理由还有很多,说自己的身体不好,说着说着就咳嗦起来,咳嗦个不停。在雨小石看来,弟弟这是装的。弟弟还说,自己手脚冰凉。雨小石说了,手脚冰凉碍着种地什么事儿?

    雨中愁到了京城后,就去了哥哥雨小石的绸缎店铺,让掌柜的通知哥哥说他来了。雨中愁并不知道哥哥住在哪里,因为他每次来,哥哥都不说自己住在哪里,也没有让他去哥哥家里坐坐。哥哥还说了,家里有老婆有小妾还有孩子,乱七八糟的,去了不方便,我们就找个酒楼谈谈就好了,你不用回去了,找家上好的客栈,想休息几天就休息几天,银子我出了。

    所以,雨中愁不知道哥哥住在哪里,就让掌柜的去通知哥哥。结果过了一碗茶的时间,掌柜的回来说,雨老板不在家,也不知忙什么呢。而且掌柜的因为没有经过雨老板允许,也不敢给雨中愁一些住客栈的银子。

    当然,雨中愁带着银子,他看到天黑了下来,便只好自掏腰包住进客栈里,第二天他又去哥哥开的绸缎铺里继续等哥哥。结果是等到中午,也不见哥哥的踪影。他也失去了继续等待的耐心,便打算在京城里逛逛。

    京城乃是一个繁华都市,道路宽阔,人烟鼎盛,街上的小商贩和行人一样多。雨中愁站在京城的街道上,总是时不时地被行人碰到胳膊上。

    现在的京城已经不像古代了,市场还分什么东西市。而且还流传下来一句话,“买东西”这句话便是古代市场分东西市的明证。现在的京城已经不存在东西市,对市场买卖也不分时间,人们只要愿意,就可以在市场上从早逛到晚上十二点。

    街上的美女们像蝴蝶一般走来走去,说话的时候飘来阵阵香气。男人们一些秀才模样的人,头戴纶巾,煞有介事的吟着诗。

    小商贩们吆喝声不断,街边上卖包子的,那包子热气蒸腾。雨中愁看到如此繁华的景象,突然想到京城的一处青楼有一个著名的花魁。当然这个花魁是他听说的,或者说是他老家本地的一张报纸上刊登的新闻,这个新闻里面说京城某个青楼里面有一个叫蓝羡兰的花魁,长得如何漂亮,又如何有才华,并且还会一门外语。于是雨中愁就把这个花魁编入了他的小说里面。

    其实对于京城来说,青楼的兴盛也代表着当时朝代的兴盛,因为这个朝代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美满,有钱的人也多了起来,那么有钱人平时都休闲些什么呢?赌坊是一方面,不过对于那些自认为有品味的社会名流,除了互相交流书法绘画诗词,就是去逛青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