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8章 郭大刚拜师?

    就在众人吃的热火朝天的时候,一个圆头圆脑的胖子找到了赵德彪。

    这胖子大概二十来岁,一来到大排档就盯着赵德彪直勾勾地看。

    “您好,鄙人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郭大刚,是津门相声协会的新人演员。”光头胖子自我介绍道。

    “有什么事儿吗?”赵德彪客气地问道,以为遇到了粉丝。

    郭大刚激动地说道:“我非常崇拜您,您的所有节目我都看过,我想拜您为师!”

    “啥?拜我为师?”赵德彪有些惊讶,他刚出道半年,还是个新人呢,怎么当别人的师傅?

    “师傅在上,受徒儿一拜!”郭大刚立马就要行礼,不过被赵德彪拦下了。

    “别!我现在可没打算收徒呢!”

    虽然赵德彪一直拒绝,但是郭大刚就像狗皮膏药一样,黏在赵德彪身旁。

    最后,赵德彪也只能让他找个地方坐下。

    郭大刚得到回应,非常开心地坐在小板凳上,看着众人撸串。

    赵德彪见他有点可怜,便递了一把串儿过去:“你自己也随便吃点吧,大半夜的,都找到这儿来了。”

    “多谢师傅赏串!”

    郭大刚急赤白脸地开吃,一秒一根串,看起来饿了三天一样。

    赵德彪见状摇了摇头,感慨这个家伙也是个吃货。

    一旁的李广宇非常警惕,他皱着眉头看着郭大刚,觉得这个人图谋不轨。

    不过,他并没有声张,只是在不经意间观察着。

    赵德彪则跟林阳等人继续聊着京剧。

    自从上次跟着对方练习了几次之后,他就对传统戏曲很感兴趣。

    其实,地方戏曲中的一些技巧非常厉害。

    比如京剧的身法、身段、韵律,都自成一格,即使你看不懂,也能感受到其中磅礴的生命力。

    这就是地方戏曲延续至今的原因之一。

    赵德彪现在是快速成长阶段,对于一些技巧,他有系统辅助练习,不必担忧遇到瓶颈。

    但是对于精神层面,他只能通过亲身实践才能逐渐理解其中的奥妙。

    赵德彪与京州梨园的诸位,约定次日拜访,就准备离开。

    不过,郭大刚这时候又跟了上来。

    “你咋还在?”赵德彪都惊了,这都半夜一点了,郭大刚还没走。

    “我没别的地方去。”郭大刚低声嘀咕道。

    “你在京州都没住的地方?算了,你跟我一起回去吧,先对付一晚。”赵德彪无奈,只能带上了这个小胖子。

    “谢谢师傅。”郭大刚眉开眼笑。

    “这人……”赵德彪叹气。

    一路上,李广宇安静地开着车,时不时地看向副驾的郭大刚。

    “你为啥一个人来京州?老家的工作也不干了?”李广宇问道。

    “老家没活儿干呐,我原来呆的相声剧场已经倒闭了,还欠我半年工资没结呢。这不是活不下去,才来京州的,听说这里机会多。”郭大刚失落地说道。

    李广宇同情地看他了一眼:“现在传统戏曲越来越不好干了,我老家的二人转戏班子现在也都倒了不少。”

    “可不是咋地,现在的人都喜欢看小品,我觉得相声这一行迟早要完。”郭大刚无奈地说道。

    坐在后排的赵德彪却说道:“那也未必,我觉得相声这一行还是很有前途的,只要你讲得有趣,老百姓自然会捧场。”

    郭大刚有心反驳,但是碍于师威,没有张嘴辩论。

    赵德彪看出来对方不服,于是说道:“等有空,我给你说一段相声,你自己评判一下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