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六章 丹州城

    走出寺庙后,宋军晖急着处理后事,拱手后匆匆离开了。

    李翊三人站在寺庙前的平地上,看着坐落南方的大漠城,倒是有几分说不出的感慨。

    说起来,当年大漠城也是非常繁华的!只可惜了。

    “可惜了。”

    他喃喃自语。

    他只是阴差阳错跟踪了别人,然后就发现了这惊天动地的大秘密,还和别人动了手。

    如今想来,如此大半夜不睡觉,着实困顿得紧。

    李翊说着,往前走去。

    可他突然觉得不对,下意识地停了下来。

    这时他才明白,原来自己身后没有脚步声。

    他转身看去,司空卓云和百里飞歌两人站在寺庙前的平地上看着他,嘴上都洋溢着笑。

    他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实话说,他心里有些空落,像是被人抓住了什么。

    百里飞歌开口说道。“小李翊,也是该分别的时候了。”

    “两位前辈要走?”

    问出这话后,他突然想明白了,那种空落的感觉,有点像在太平遗迹时王道平离开他的滋味。

    王道平该是对的,毕竟那里有个他心心念念,喜欢斗嘴的姑娘。

    可自己没有,又该去哪呢!

    哦!原来听了三位前辈的叙述,想去南疆南海的啊!

    真是伟大,还要标榜自己想救天下苍生!实则,一无是处罢了。

    “来这有段时间了,总不能一直呆着不走,我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多呆一刻都是耽搁。此刻,却是不得不走了。”

    “那这次,两位前辈准备去哪?”

    “不知道,随便去,也许是北离,也许是南疆,许是再回南慕,又或许一直游历下去。去天下诸国,也并无不可。”

    “还会再见到两位前辈吗?”

    “有缘的话,应该还会再见的,不过天下那么大,也不一定再见了。不过你也不用灰心,若真想见的话,去南慕国万象城的百里家,或者塞外书达城的司空家,兴许运气好,还能再碰到。”

    “百里家和司空家,听前辈说来,应该都是响当当的大家族吧?”

    百里飞歌一笑,点了点头。“算是!不过我和他不受家族里的规矩约束,自由惯了,便是你去了,多半也是很难碰到的。”

    “没关系!总得试试运气。我其实也想去看看南慕国的盛世繁华。”

    “小李翊,若真有喜欢的姑娘,可要抓住好机会了,不然定会像某些人,后悔一生。”

    至于是哪些人,太多了,天下那些个多情种,无不都被情感所困。近到小仙宗那位无清道姑,远到三百多年前那位曹观镜。

    他一笑,想着,若那人算是喜欢的人,那确实有一个。

    不过那人应是有喜欢之人的,自己如此多余,倒也不必想着要一起共度白头。

    他说道。“还没有呢!西楚如今动荡,天下未定,怎能有儿女私情。”

    “这话现在说早了,将来等自己后悔了,定然想给自己两个耳光。”百里飞歌一笑,继续说道。“你天赋也不差,虽比起南慕那位来确实不如,不过也足够了。若他日真的再见,不要落后太多便可。”

    “多谢两位前辈提点,在下会尽力的。”

    他对着两人一揖到底,抬头时,两人已乘灵气所化的仙鹤而去。

    “你还年轻,有时间当应该去南慕国看看,书上道理太多,有些不对,倒也总有合理的。”

    李翊看着两人消失的身影,方才喃喃自语的说道。“会的。”

    话语自信,就像昔日章楚新对他说的,将来定能名扬天下。

    第二天时,他早早地出了门,来到了半个月前询问北方是否有信来的速通驿馆。

    他踏步走了进去,向着里面正在忙碌的伙计问道。“敢问,可有扬城来的信?”

    伙计扭头看了看他,说道。“有点眼熟,咱们之前见过?”

    “半个月前来过一次。”

    小哥点了点头,说道。“难怪有点眼熟,说吧!叫什么名字?”

    “李雯青。”

    “等着,我看看,记得这个名字的南北都有来信。”

    李翊疑惑,北方苏先生给他来信很正常,毕竟之前就一直催自己参军入伍,但南方又是谁会给他写信呢?莫不是章楚新不想当新帮帮主了让自己回去料理后事?

    很快,在他的疑惑中,伙计真的就找出了两封信来。

    他走出驿馆时,心里久久不能平复。

    那封来自苏先生的信,字句不多,但清清楚楚地表明了,让他去丹州城看望一个病危的故交好友。

    第二封信,是喜叔写来的,阐述了自己当下的状况,希望他注意身体。最后还提及已经有人上江家提亲,自己若喜欢那江家大小姐,应早作打算。

    他苦笑,心想那江家大小姐若真要成亲与自己有什么关系。难不成自己还去抢亲打断新郎官的腿不成?

    他们之前见到都不曾认识,这些事又有什么重要的。再说如今两人各走一方,她北上参军入伍,自己南下去找那能让西楚降雨的深海鲛珠,都没办法再见了。怎么早做打算?

    下午时,他被赵瞳请去雅居楼里又吃了一顿饭,临走才和赵瞳告别。

    他拱了拱手。“赵兄,此次告别,怕是再难见面了。”

    “为何?你要离开大漠城?”

    “有个长辈的故交在丹州城,此刻病危,让我代替他前去探望,说起来,总是不能在大漠耽搁太久。”

    赵瞳拿起茶杯,摩挲赏鉴许久,才说。“以后也不知道会不会再见面了。”

    “有缘的话,自是还会再见的。”

    但就像百里飞歌说的一样,天下之大,怕是也很难再见了。

    “好吧!你既要走,我也不拦着。这样,我有个朋友也在丹州,我写封信你带过去给他,到那边让他给你安排住处。”

    李翊想说什么,但赵瞳已经“噔噔噔”地上了楼。不久之后,把一封封好的信递了过来,说道。“切记,送到丹州城刘家,说是赵瞳的信。”

    李翊点点头。

    第二天,李翊跃上马背飞奔而去,城外的黄土官道上卷起了一阵尘土,好似某先锋大将开路。

    半个月后,他来到了丹州城,牵着马站在城墙外看着城墙上大大的“丹州”二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骑马跟在北方逃难而来的人群,突然觉得不适合,只得下马牵着。

    最后安全通过城墙关卡,他来到赵瞳让他捎信过来的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