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1章 气死朕算了

    秋日萧瑟,冷风吹动殿宇下挂着的铁铃,发出叮铃铃地脆响,在这狂风大作的夜晚,越发显得寒凉、冷寂。

    御书房内烛火点得通亮,可孝淳帝仍嫌晦暗,小太监赶紧跑去加多了烛火。

    孝淳帝扶额叹息,头大如斗。

    科举乃国策之大事,大邺休养生息才两三年,科举选拔有识之士是国之根本,是以孝淳帝颇为重视,却不承想,竟能出现此等有损国之根基的丑事。

    几位皇子并大学士、宰相及六部尚书都齐刷刷跪在地上,将御书房的地儿都占满了,一个个趴伏在地,噤若寒蝉。

    他抬头看了一眼一屋子的人,真是越看越来气,怒道:

    “早朝你们可怪能吵架,一个个嘴巴巴地,怎么这会儿都变哑巴了。”

    皇帝气得直拍桌子,震得茶盏腾起,发出清脆的瓷器碰撞之声。

    “张成儒。”

    “臣……”被点了名的张成儒吓得瑟瑟发抖、两股战战,磕了两个头往前爬了两步,带着哭腔喊冤:“陛下,臣冤枉啊,臣为官六载,从未做过任何悖德之事,这次科举臣视之为一次机会,竭尽全力唯恐不及,更别提背后捣鬼、行苟且之事,臣……冤枉啊。”

    “冤枉,你冤枉。那你告诉朕,谁不冤枉。”

    皇帝索性站起来,从案桌后头绕出来,站在张成儒面前:“把个事办成这样,你怎么还有脸说冤枉呢。”

    “臣……臣真的不知啊,那题目是臣并翰林院和宰相大人一起出的,也已经被妥善封存于翰林院的密格之内,至于为什么会泄露,臣……”

    张成儒越说越激动,索性痛哭流涕喊:“陛下,臣不知啊,臣将卷宗都交予晋王殿下了啊,不是臣,真的不是臣啊,那泄露的试题字迹也不是臣的笔迹啊,那分明是……是殿下的笔迹啊,臣……臣惶恐啊。”

    沈确在那一刻,默默地闭了闭眼。

    李鸾嵩一直都说张成儒是道貌岸然的怂包,他果然没有说错。处在张成儒的立场,是晋王给予了他这次的机会,不然,就凭着他的能力和人品是无论如何也难有前程的。

    可是,现在出了事,一切还都未曾搞清楚,他却第一时间摘清自己,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了李鸾嵩身上。

    恩将仇报,凡事只考虑自己,这就是张成儒的为人,这也是他对待有知遇之恩的人的方式,那一刻,沈确觉得自己当年真是瞎了眼了,怎么能看上这么个窝囊废。

    然,张成儒更蠢的地方还在于他低估了陛下护短的心,那可是他最喜欢的儿子啊。

    “与你无关?”孝淳帝大吼,瞬间气得脸色都变了,“晋王殿下好心举荐你,朕是看在他的面子上才让你一试,你倒好,捅了篓子就推得一干二净。”

    “好,与你无关,好得很。”孝淳帝气得抬脚又给他两下,“这等不懂知恩图报之人,这等怕事鼠辈,怎能为我大邺官员,你想得美,想得美……”

    陛下果真气急了,一连踹了张成儒好几脚,把人踹得滚出去老远,这才气喘吁吁地停下。

    “父皇莫气,都是儿臣的错。”

    沈确赶紧跪扶了一把有些踉跄的老父亲。

    谁知身后李鸾洪却道:“父皇,事关重大,儿臣以为,纵然父皇心疼皇兄,可是科举容不得半点虚假,父皇此时不宜再护着皇兄了。据儿臣所知,那流落在外的考题正是大哥的亲笔,而且张成儒的弟媳宋氏的弟弟宋宽交代,试题就是他姐姐给他的,这难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就是大哥和张成儒串通一气谋私啊。”

    又来一个瞎子。

    跪在老五身边的李鸾峰绝望地闭上了眼。

    孝淳帝的眼神看向老五,冷哼一声问:“那以你的意思,此事该如何决断?”

    李鸾峰趴跪在地上,微微侧脸,拼命向老五暗示:别说了,快闭嘴吧。

    可是李鸾洪好不容易逮到了老大的错处,满脑子胜利在望,哪里还顾得上那些,干脆道:“父皇,此事已然很清楚了,酿成如此大错,儿臣以为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绝不能姑息,还请父皇裁夺。”

    声音洪亮,义正词严,大义凛然。

    气的孝淳帝指着他抖得说不出话来,二人中间还隔着几个人,他也走不过去,手边也没有东西可以砸,索性,皇帝直接脱了靴子朝着老五的面门就甩了出去。

    李鸾洪反应不及,那鞋底子直直砸向脑门,脸上留下两个大脚印子,整个人趴在地上,再不敢说话了。

    “老五啊老五,你真是……只长个子不长脑子啊。”孝淳帝骂道:“什么叫酿成大错,酿成什么大错,科举出问题了吗,试题不是有备用的嘛,啊~”

    “还事情已经清楚,怎么个清楚法,你跟朕说说?那试题究竟是谁泄露出去的,你大哥?那为什么他手里还有一套备用的,为什么考试直接用备用的,啊,你说话啊。”

    话说到这里,李鸾洪才恍然大悟,着了道了。

    “还有你,老大。”孝淳帝终于肯说李鸾嵩两句了,“早就知道有人泄露试题,为什么不跟朕说,自己偷偷摸摸准备备用方案,你瞒天过海,你好大的能耐啊。”

    “父皇,儿臣知错了。”沈确赶紧道歉,“儿臣发现此事的时候也很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但是,当儿臣交给先生的文章丢了的时候,儿才明白过来,至于为何没跟父皇禀报是不想打草惊蛇,儿想抓到幕后真凶,此人太可恨,必得严惩。”

    “好好好,你们一个两个都长大了,长本事了,出息了,在朕眼皮子底下筹谋。”

    众皇子齐齐磕头,脑袋碰到地板,咚咚直响。

    “还有你们。”皇帝陛下指着那群老臣,“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这群小兔崽子鼓捣事,你们都不知道吗?一个都不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