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4章 赔偿事了

    程家人见杨氏跪下吓得往旁边一避,再听杨氏说这些银子由她们还,心情各不相同。

    但哪怕心里赞同的曲氏,也连声道:“大嫂这话却错了,这是家里收的,咋能由你们还呢!”

    让大嫂还,那她们二房可是签文书的人,那也得还吧?

    老太太很是欣慰的看着她们,平日里几个儿媳妇各有心思,没想到真有大事时,没有互相推诿,而是能互相体谅,让她觉得几个媳妇都没娶错。

    曲氏的话几乎是和初七一起说的,大家看看曲氏又看看初七。

    这一个两个的都让人意外。

    老太太先指着杨氏:“还不赶紧把你们大嫂扶起来。”这才嗔怪道:“初七说得对,这钱是咱程家收的,自然由咱程家公中去还。”

    她环视一圈,语重心长的道:“你们都记住了,这银钱是程家借下的,以后也是程家还。和哪一房没关系!”

    大家忙应下,老太太这才问云辉:“你看看,还差多少?”

    正说着,程二程五兄弟也回来了,他们带回来卖铺子的一百二十两银子,看到炕上堆着的那一堆银钱有些惊讶,把他们带回来的银子也放过去,契书交给老太太:“娘,你们哪来这么多银子?再加上这些,云辉啊,快清点一下还差多少?”

    老太太把契书交给初七:“给奶奶念下。”

    初七也是头一回看到买卖契书,虽说是卖铺子的,她念给奶奶,老太太只注意到那“一百三十两”,有些惊讶,“不是说一百二十两吗?”

    程二笑呵呵的说:“要不说,咱家结了个好亲家呢!这铺子是陈家买下了。”

    陈家?陈举人?

    程二点头,“就是陈举人家,是大郎出的面,说是他爹临进京时交代的,不放心咱们家,让有事帮一把手。他听说咱们卖铺子,就和他娘说了要接手。这不,多给了十两呢!”

    这算对他们当初投资的那几两银子的回报吗?

    众人心情有些微妙。

    程二犹豫着说:“娘,我想把娇娇接回来。早该接回来的,送她爷爷、大爷一程。”

    刚接了人家的好处,大家都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但初七却不管那些,“不行!说好了是一年,这才多久啊!总不能我爹刚没,就这么欺负我们吧!”

    她这么说,程二就不好再说接娇娇的话了,但还是和她解释:“你二叔哪会欺负你们,是陈大郎,问过好多回了,这次特意……”

    “这十两多出的银子还给他!”程初七想也不想,“这下他不能提这个条件了吧!”

    把程二的话噎住了,半晌才苦笑道:“初七啊,你个姑娘家不要这么咄咄逼人,大郎他没有这个意思。”

    “没有就好!”程初七淡淡道:“我爹刚走,二叔就说要把程娇娇接回来的话,难免不让我们多想。”

    程二既不提这事,程初七也不再针对他,和云辉云修一人一堆的数起银子来。

    三人数完后都松了口气。

    把铜钱都加上竟然有三百九十两银。

    只要再凑十两银就行了。

    老太太的姐姐,那位张老太太带着儿子上门来:“这些日子你们都忙没顾上,我也就没吱声。”

    她示意儿子,“你也知道姐姐我日子不如你们,这十两银子,你拿去。”

    见程家众人都看向她,她不由解释道:“家里现银不多……”

    话没说完老太太就一把握住她的手:“姐~你可来得太及时了,快,云辉啊,你们几个来给你们姨奶奶和表舅舅磕个头。”

    张老太太忙和儿子拦着,“这是干啥这是干啥……”

    银子凑够了,老太太锁进柜子里,吩咐几个儿子:“到了后天,让你几个弟弟和你一块!再找几个人帮着做个见证,都交割清楚,免得碰上那不讲理的,日后再有撂烂。”

    程二几人答应了出来,屋内只留老太太姐俩。

    老太太问:“姐,你拿这么多银子出来,你那儿媳妇没给你脸子看吧!”

    “她敢!她忘了当初家里困难时你们怎么帮的了?”张老太太挥挥手:“你不用担心,这家我还说了算。你外甥也算听我的!”

    张老太太没说的是,因为这事家里吵闹了一通,但被她压了下去,她儿子先是觉得这些银子太多,后来听了母亲的话觉得程家不会败下去,这才答应下来。

    老太太了解自己的姐姐,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握紧她的手,但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她记在心里。

    回了房,杨氏摸着初七的头嗔道:“你这孩子!”

    初七觉得自己心里腹诽的话不太好,就抱了她的胳膊撒娇:“娘,我是急的,你说那话,万一我二婶她们应了怎么办?”

    杨氏就叹了口气:“本来就是该咱们还的。”

    初七就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没错了。

    杨氏真的是这样想的。

    她就松了手嘟着嘴:“那要这么说,这文书是二叔签的,我爹还不同意的,这不得该二叔还?”

    “怎能这样想呢,你二叔出去代表的是程家是你爹你爷……”

    “可银子是程家收的……”

    “但是你爹带走的,也是给你爹他们用了。”

    “也是为了我爹能考上进士,那样家里人都能沾光啊!”

    反正二人谁也说服不了谁,程初七有些生气了,觉得娘亲有些迂腐固执。

    杨氏也有些生气,觉得女儿固执没有亲情,觉得自己太惯着她了。

    可真要严管,她看着她瘦瘦的模样,想到她跟着跋山涉水吃得苦又没舍得。

    圆坟过后到家,那些人已经在程家等候了。

    留在家里接待的就是王村长和张老太太的儿子。

    看到程家兄弟痛快的拿出银子,那些人松了口气。

    程家请了王村长,还请了住在小尾村的里长、张道士,以及县衙的一位衙役做见证人。

    初七提醒云辉:“让他们把手里的文书交出来。”

    不是她小人之心,而是对这些人不能抱有期待。

    手里的文书万一失落或损毁,有人持着投地文书再来索要呢?

    云辉面对这一众大人,壮了壮胆大声说了,之前那领头的不悦道:“那么麻烦干啥?那文书我没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