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6章 第一次正式约会

    今天是周末休息,吃完早餐后,李元正坐在火炉旁在自制的画板上进行素描练习,这是他多次图书馆学习总结出来的方法。

    初级雕刻技能只提供了各种雕刻技能和手法,至于如何准确地表达一个事物,是有寥寥数语。

    这让他不得不耐心查找资料和学习。

    《素描基础》已经全部记于脑海,现在正在实践。他又一次发现了练功的好处,铅笔的控制,无论是力度,还是耐久度,都让他的素描经验积累神速。

    现在他已经开始组合静物的练习,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功力。

    素描这一关过了,下一步应该是玩泥巴。

    但是李元准备跳过这一步,直接开始雕刻,反正现在的木料非常的便宜。

    而且雕塑的书籍他也是看了一个遍,结合素描功底,直接雕刻,他还是有一点的自信。

    再说,只是一个爱好,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又不是要当什么艺术家。

    看看时间,快到出发的时刻,李元收起画板,丢入床下。

    穿戴整齐,在小镜子前理了理头发,右手食指和中指合在一起,向着镜子里的人丢了一个飞吻,居然同步收到了镜子里的人同样的回应。

    没有一丝一毫的延误,这让他信心大增,看来今天预兆是个美好的日子。

    倒了一趟车,李元来到了位于王府井中部的东安市场入口。

    解放前的东安市场在北平来说,可以算是最具规模、最有名的市场,其他如西单商场、劝业场、第一楼、宾宴华楼、中原公司等等,都没法子跟它比拟的。

    东安市场设在北平东城王府井大街,这块地方原是清朝一处练兵场。

    摊贩们在练兵场四周,搭起棚子来设摊营业,卖的都是一些简单粗质商品。

    后来渐渐有杂耍艺人加入,变戏法的、拉洋片的、说相声的、耍狗熊卖膏药的,甚至于唱小戏的,也都纷纷在场内租地皮做起生意来。

    内务府有些善动脑筋的官员,邀集了几位有钱的太监共同投资,东安市场就这样一天比一天壮大起来。

    东安市场在王府井街上有两个门,南边的门是进口,北边的门是出口。

    李元来到南门入口处,看着记忆中的大门,感觉更小、更不显眼。

    主要是外地或不熟悉王府井的人是绝对不会想到在这里会藏有这么大的一个所在。

    他信步走入,一开始是一条1.5米宽的小巷,但走一段后便豁然开朗,突然嘈杂的声音冲入耳中。

    今天是个难得的微风大晴天,太阳挂在中天,照的人暖洋洋。

    市场里热闹的人群,更添一丝燥热,即使身处冬日,大家也是小脸红扑扑的。

    市场里有古旧书店,古玩店铺,饭馆茶楼,艺苑书场,以及打拳卖艺的、占卜算卦的等,五花八门,无所不有。

    李元好似没有目的,跟着人流,慢慢溜达。

    虽说如今物资匮乏,货品简陋,但是这里的人们活出了一个激情澎湃,摩肩接踵,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

    李元身处其中,完全迷醉。

    路过一个古董摊,四周围满了人。顿足观察,看的多,买的少。大都和李元一样,就是图一乐子。

    几个老年人,正在为一幅字画争论不休,有人说是东晋王羲之的真迹,有人说是清末高仿。

    几个人争得面红脖子粗,老板老神在在,坐在马扎上笑眯眯看着、听着,时不时用眼角搂一眼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