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章 长持斋胡须满腮,不请自来

    夕阳余晖下,阿京在前面蹦蹦跳跳给还不忘跟公冶涵斗嘴,公冶涵跟在后面吵吵嚷嚷大踏步跟着,只有公孙冉踱着步子,不紧不慢地边走边欣赏周围的景色。三人一路前往下河村。

    “师父,为什么十二获救了,结界就没了呢?”阿京好奇地问。

    “这种结界是摄入结界。需要有人能牺牲自己的灵识,就像想要得到回报就得付出一样。这个规矩是在哪儿都存在的定律。想要的越多,付出的就越多。这次咱们看到的是十二,可能因为十二的精元更加适合,毕竟她修行已过千年。她被选中,并且被控制,如此看来背后操控着一切的肯定不是个无能之辈。咱们一定要小心谨慎。”看着公孙冉耐心细致地跟阿京述说,公冶涵觉得好无趣:“哎呀,某人收了个徒弟,就像娶了个媳妇儿一样春风得意啊,说起话来都这么曼声细语。啧啧。”公冶涵无比嫌弃的地说着,手里顺便拿起那块玉诀:“十二,你叫十二是吧?这个名字我不喜欢,我给你改个名字吧,你叫什么好呢?”他顺手从路边揪下一根狗尾巴草,抖抖毛茸茸的毛,把另一头塞进嘴里叼着,“叫大玉?叫石头?小白?大宝?……都不好听。”他边走边想,絮絮叨叨给十二胡乱改着名字,最后也没定下来叫什么。

    天色已黑的时候,三人来到了下河村口。

    一切静悄悄的。居然黑咕隆咚,进村的路上,看不到一丝光亮。

    公冶涵纵身跃上一座院墙,又跳到邻近的一棵大树,高高地站在树上张望。

    整个村子漆黑一片,鸦雀无声。只有村子的南边有一处看似有灯光。

    公冶涵指点着方向,三人奔着光亮走去。走近了,才看到这里是一处院落,院子不小,那点光亮,来自门口的黄色灯笼。公孙冉一看那灯笼,不禁皱了皱眉,这点变化,没有逃过公冶涵的眼睛,“是百子千孙灯笼?”公冶涵问公孙冉。

    “是的,所以进吗?”

    “能不进吗?有得选吗?”公冶涵无奈地摇摇头,破天荒地对阿京说:“跟紧你的师父,这个你放在身上,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丢了小命别怪我。”说罢,他掏出来一个红布包,递给阿京,又递给公孙冉。阿京赶紧塞进怀里放好。又按了按胸口,确定不会轻易掉出来。

    公孙冉顺手接过来,塞进袖子里。两人刚想上前敲门,门却吱呀一声,打开了。

    门里站着一个看似五十多岁管家模样的人,脸上没有表情,说不出别扭的五官看着有些僵硬。公孙冉走到哪里都不忘记保持礼貌,他看到有人开门了,他赶紧冲着管家做了个揖,鞠了个躬客气地说:“老丈打扰,我们三人路过此处,只见得您这里一户有光亮,所以就冒昧来了,想问问贵府是否能行个方便,让我们留宿一宿。”

    老管家看了看他们三个,说了句:“稍等。”独自关上门进去了。

    这三人站在外面,公冶涵刚想骂骂叽叽说啥,公孙冉瞪着眼,挥手示意他不要乱说话。公冶涵吐了吐舌头,闭上了嘴。

    阿京虽然好奇,但是也知道这里面一定有什么要紧厉害的事情,所以,他也闭上嘴,什么都不说。牵着公孙冉的衣袖,怯生生地躲在后面。

    没一会儿,听见脚步声,门又打开了。还是那个管家,这次他说了句比较长的话:“我家老爷应允了留各位在此住一宿,里面请。”

    公孙冉再次作揖表示感谢,三人跟着老管家进了院子。管家径直领着他们来到院子西头的一间厢房。房间里点着灯,桌子上摆了一些菜肴。

    虽然不算很丰盛,但是也不失礼数。

    管家说:“不瞒三位,今晚府里大小姐出阁,三位既然能找到我们这里,说明也是有缘分的,二进的院子正在操办喜事,宾客都已落座,都是乡野之人,怕是没见过几位公子这样的人物,别再冲撞了各位,还请几位今晚留在这里休息,不论听到见到什么千万不要出门。明早自行离开即可。不便之处,还请几位海涵。”

    公孙冉轻轻语作揖:“老丈此番话,晚辈们记住了。恭贺府上小姐出阁,愿百年好合,百子千孙,福寿绵长!我们稍后就歇息了,老丈您忙,请便,不用顾虑我们,这里已经很好了。”

    老管家僵硬的脸上挤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点点头,带上门出去了。

    公冶涵拎了拎桌上的茶壶,里面新砌的茶,不知道是什么茶,但是闻着怪怪的。他倒了一杯,递给公孙冉。

    阿京忍不住了,问公孙冉:“师父,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我怎么觉得那个管家怪怪的,有些吓人。”“吓人?这还叫吓人,我们这是进了黄仙的窝了。”

    “啊?黄仙?难道就是大家说的黄……?”后面两个字没说出来,被公孙冉捂住了嘴巴。

    “不要多说,对方没有恶意,”公孙冉端起茶杯,仔细看了看茶汤颜色,又闻了闻味道,轻声说:“怕是它们自己也有非常棘手的事情要处理。这个不是茶,闻之味道苦中带着甘凉,又掺杂着像是浓郁的沉香味道,茶汤颜色也是琥珀色,还是是那种极不常见的根珀颜色。没错,是终南山最难找到的仙草,花甲茯苓。这世间现在怕是也没有多少可以找到,非常稀有。”

    公冶涵听了,跳起来,这个他早就在参习《一朴仙草籍》的时候,知道有这么一种仙草。百年难得一遇,怎么会在这里遇到?

    他又倒出一杯,回想着书里看到的描述,仔细又比对了,没错,公孙冉果然学识扎实,名副其实的好眼力!

    “还真是!可是,为什么呀?”公冶涵百思不得其解,屋里来来回回晃荡。

    “首先,我们能找到这里,说明我们不是凡夫俗子,一般凡人是看不到这个百子千孙灯笼的,其次,它收留我们,还给我们这种仙草汤水,无非是进一步试探咱们的能力。”公孙冉依旧慢条斯理地解释。

    “明白了,但是,你怎么知道它们有棘手的事情要处理?”公冶涵的脑子貌似又离家出走了,他的智商总是不在正确的时候出现,或者说,跟公孙冉待久了,他自己都不想动脑子了。

    “这家能下血本给我们仙草喝,必定有所考究。如果我们认识,说明我们不俗,或有利用之处。如果我们没有认出,这个味道和颜色这么奇怪,我们自然不会喝。他们也不浪费。最后,即便我们蠢得像猪,什么都不顾及,一口气都喝光了,那就当白送了,他们自认倒霉,能送得起,说明也倒霉得起。总之,如果不是有大问题需要人手解决,为什么还要一试呢?”这回不用公孙冉回答,阿京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了。

    公孙冉惊喜地看着阿京,“就是这样!我们阿京,这么聪明啊!没错,喝了花甲茯苓的汤汁,会增加千年的功力,但是它最着名的功效却是起死回生,用来救命的。抱着一半以上的希望求救,宁愿赔了也要一试,我在想这到底是什么样的麻烦呢?”

    公冶涵这才彻底明白,今夜注定不平凡。但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管它呢!这种想法倒是蛮符合他的性格特点,快乐地活在当下,也是非常难得的境界。他满心欢喜,端起茶杯,连喝了三杯。

    公孙冉倒了一杯给阿京。阿京本身也是起死回生的神物,但是它年头还不足千年,喝了花甲茯苓的汤,能增加千年的灵力,这个倒是意外收获。三人分完了一壶花甲茯苓汤。顿时觉得气息翻滚,公孙冉在屋里设了个防护结界,三人各自踏实地坐下调息运功,消化着意外得来的千年灵力。

    夜半时分,屋里的人不约而同听到二进的院子一片嘈杂。隐隐约约,听到女子哭泣的声音。公冶涵心想,平白得了差不多三千年的灵力,耳朵都陡然好使了,这花甲茯苓当真是好东西,不知道主人家还有没有?要是能帮忙解决问题,搞不好还能喝上一壶。

    只听到有人在对话。

    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说:“小女今日出阁,你却今日要来虏人,婚事也是你们帮忙促成的,我们跟你从无冤仇,你们这么做是为什么?”

    一个女人冷酷无情地回答:“为什么?你们要找个女婿,我们给你们找来了,要你们帮我们修建祭台,你们家最不积极,按照交易来说,我们完成了约定,可是你们却不到位,如今祭台被人毁了,放眼看去,只有你家女儿适合坐镇祭台,我们修复祭台,她必须在。”

    苍老的声音说:“我们跟你们也是从来没有任何瓜葛,你们跑到我们的地界,要修祭台,我们同意了,也派人去了,的确,我们势单力薄,但是我们还要怎么配合?之前派出去的大概三十多人,如今一个都没有回来,你说,他们人呢?”

    “哈哈,人?你们还真以为自己从动物修出人身就真的当自己是人了?!可笑,不过还是臭烘烘的动物而已。实话告诉你,你那些小辈们怕是骨头渣都不剩了吧,祭台修完以后,就像你们吃鸡一样,我们吸了他们的精元,灵力,对了,还有他们的魂魄。肥些的拿来红烧,瘦的去喂我们的灵宠,不过你是自然看不到的。”女人笑得肆无忌惮,笑声里透着阴险,狠毒,冷血。

    “你们,丧尽天良,会造报应!”苍老的声音里夹杂着怒气和无限的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