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80章 表哥进步记(上)

    之所以选择棒国作为下一步的扩张选择,奈飞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与传统的电视台不同,奈飞建立了一套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专门用于精准了解观众喜好。

    将每个用户的观看喜好类型进行符合数据库逻辑(databaselogic)的整合,梳理出了约2000个“品味集群”(tastecluster)。

    这套数据分析系统初试牛刀的成果,就是第一部自制大火的剧集《纸牌屋》。

    《纸牌屋》拍摄方案曾被递交给hbo、Showtime、Amc等米国电视网,但这些一线电视台的资深制片人普遍认为一部改编自英吉利的政治惊悚题材在米国市场成功率不高。

    但奈飞团队在分析自家网站用户观看流媒体习惯的数据时,发现了三个事实:英版《纸牌屋》拥有大量观众;大量用户观看并非常喜欢大卫·芬奇的《返老还童》和《社交网络》;看英版《纸牌屋》的用户同样也喜欢看凯文·史派西的电影或大卫·芬奇执导的电影。

    基于这些洞察,奈飞果断花一亿美元高价预订了《纸牌屋》两季的制作,并最终一炮打响。

    奈飞的业务扩张其实从2010年就开始了,第一站就是米国的北方邻居枫叶国,随后顺势向美洲其它国家和欧洲国家开始拓展业务。

    随着自制剧的成功,奈飞开始对内容制作方面加大投入,但是,传统的英语区,或者说是欧米地区的影视制作能力在多年来好莱坞的“摧残”之下早已变得薄弱不堪。

    奈飞无法从这些地区获得足够的内容。

    与此同时,棒国的“文化立国”政策使得棒国影视在近些年来风行整个亚洲,弹丸之国,内容生产却极为高效,影视工业基础良好,人才活跃,而且在制作理念方面与米国非常相近。

    但是,棒流是全盘西化的成功典范:棒国的大众文化之所以在亚洲国家很受欢迎,是因为它很好地刻画了别的亚洲国家普遍憧憬的西欧化面貌,但这对西方国家观众来说缺乏吸引力。

    就如同前段时间在整个亚洲地区都大热的棒国剧集《来自星星的你》,在欧米市场却一点都热不起来。

    枫叶国《埃德蒙顿环球报》在分析《来自星星的你》在欧米遇冷的原因时称,“这种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恋爱故事,对已有60多年电视剧发展历史的欧米观众来说一点都不新鲜。”

    而对于奈飞来说,拥有大数据加钞能力的自己,对棒国影视产业进行重塑,可以让奈飞获得棒国大量廉价成熟的影视制作内容,改造后的棒国影视剧,还可以反哺欧米影视平台内容。

    “我们计划先跟棒国的有线电视台,也就是这个Jtbc进行合作,先进行合拍片合作,适应贵国的影视生产规律,等到合适的时机之后,再进行自制,并将其带向全世界。”

    里德斟酌着说道。

    这次前来华夏,主要是来跟自己的大股东商议剧集引进和合拍事宜的。

    随着米国国内竞争日渐加剧,影视制作成本日趋增加,里德希望通过增加对华夏出口获得更多回报,同时希望能够引进华夏资本参与奈飞自制剧的制作,减轻公司的制作成本压力。

    李在贤来之前也没想到袁旭会“撮合”奈飞和cJ的合作,想了一下,最后还是答应了会居中协助奈飞与Jtbc的合作商谈。

    里德和李在贤来华夏,主要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借助袁旭进一步扩大在华夏的市场,袁旭的手里握着华夏排名第一的院线,同时还有最大的网络视频平台。

    当前华夏对于国外影片在院线的引进有着比较严格的配额制度,但是在网络平台方面,限制还比较少。

    对于袁旭来说,为了应对国内各大视频网站越来越卷的现状,增加自己的内容来源也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dd视频的米剧专区上线之后,视频会员增长的曲线有了一个明显的抬头动作。

    同时,参与奈飞和cJ方面的内容制作,可以快速的让自己公司签的年轻导演等幕后人员得到快速的锻炼成长。

    后世的经验已经明确的指出了,视频网站,自制内容才是最终的出路,现在开始准备,正好可以在几年后赶上自制内容的大潮。

    不说一拍即合,也算是情投意合,三人聊了半天,算是把事情定了个七七八八。

    晚餐选在了距离影视基地不远的一家鲁菜老馆子九合楼,来了绿岛,又不是什么商务场合,袁旭就给自己的表哥李静云打了个电话约着一起吃个饭。

    李静云已经在绿岛区区委书记的位置上做了5年的时间了,这几年,绿岛区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并不过分。

    随着琴岛城区的外溢,绿岛区在这几年时间里陆续开始承接很多原本中心城区的老企业的搬迁,同时,随着琴钢新生产基地的投产,油库专用码头的启用,一大批的工业项目落地,Gdp开始翻着番的向上涨。

    在城区建设方面,老袁家为绿岛贡献了一个超级综合体,包含有高度421米的琴岛安家国际财富中心,润家购物中心等,总建筑面积超过了30万平米,位列全琴岛第二位。

    安家地产也在绿岛拿下了8个住宅地块,合计面积3500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绿岛地主”。

    无论是按政绩还是年头,李静云早都可以向上动一动了。

    只是好几年时间过去了,一直没见动,袁旭虽然偶尔会跟李静云通个电话什么的,但是一直都没听到自己表哥主动提出要自己帮忙的话。

    个中内情袁旭并没有去主动了解,表哥不说自然有他不说的道理,想说了自然就会说了。

    袁旭带着里德和李在贤到包间的时候,李静云已经在那里看了十几分钟的菜单了。

    “哥,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米国的奈飞公司的cEo,里德先生。”

    “这位是来自棒国的cJ集团的李在贤会长。”

    “这位是我的表哥,李静云,目前是绿岛区的一把手。”

    随着袁旭的介绍,几个人都握了握手互相打了个招呼,用“今天天气不错”之类的别扭话题强行聊了几句就谦让着入了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李静云很是敬业的向两位外商介绍了一下绿岛区目前的情况,同时对两位外商提出了投资邀请。

    “哥,人家两家公司是拍戏的,能给你投啥资呢你上来就拉投资,我都给你投多少了都没见你这么开心。”

    袁旭笑着说道。

    其实人家李在贤会长的cJ集团正经八百的是综合性的大商社,其起家的公司第一制糖是棒国第一家白糖制造企业。

    现在更是发展成为拥有食品与餐饮、生物科技、物流与新流通、娱乐传媒四大主营业务的世界500强的大型综合性集团。

    “你那是给我投的吗?我在不在你都投呢,我这也算是职业病吧?见了外商就想拉一下,有枣没枣打一杆子么,万一人家正好就想找个地方投资呢?”

    李静云对着袁旭笑着说道,随着老袁家生意规模越来越大,李静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也真正的把袁旭看成了跟自己平辈的同辈人了。

    “袁会长,李书记,其实,我们cJ在琴岛是有投资的。”

    李在贤笑着接话道。

    “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