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21章 从此世间惟传说

    从弘光元年到十年,整整十年的时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长平公主和路远明明两情相悦,却从不提婚嫁之事。

    弘光多次和妹妹提及要颁旨赐婚,都被长平坚决回绝。

    路远之神奇与神秘,已是朝堂不争事实。由于他已表明心迹,所以弘光也并不担心大明江山会姓路。

    可是自己就一个妹妹,就这么一年一年被路远耽误了,实在是有伤皇家威严。

    长平笑着对朱慈烺道:

    “皇兄既知路大哥非俗人,又何必以凡俗之礼来束缚我二人?

    等到这大明如当初路大哥所说的能够傲立四方,皇兄的功业直追汉唐,我与路大哥就会隐于尘世。”

    “娖儿妹妹所说的隐于尘世?”

    “那时,应该就会和皇兄再无相见之日了吧。”

    “这却为何?莫非路爱卿和妹妹对朕仍存疑虑?觉得朕不能容一位盖世能臣?”

    “那倒不是。”长平也有些伤感,不过声音仍是柔柔的:

    “路大哥志向高远,他说他已无愧这个大明,那么就该去做其它的事情了。

    小妹也会陪着他的。”

    在后来的数年里,路远和长平走遍了永平军铁骑所到之处。

    李来亨和樊小英虽然已身为父母,却无情地将孩子丢给樊三泰老爷子照看,二人以保护长公主为名,算是贴在了路远和长平身边。

    这样的人自然少不了夏完淳。这个历史上原本抗清而死的英雄,现在哪里有一丝英雄气概,老大不小的他,不娶妻生子,完成他老爹传宗接代的请求;而是声言要永远陪着老师,学习老师身上似乎无穷尽的生而知之……。

    李自成,徐尔爵,冒襄,都是路远旅行团的常客,他们经常会以抱恙为由,向弘光帝告假,每次都是半载以上,然后活蹦乱跳地出现在路远等人身边。

    众人穿着熊皮缝就的厚袍,坐在一种由路远发明的叫做雪橇的工具上,拉着雪橇的是当地非常耐寒的犬类!

    一路北行的他们,最终看到了绚丽无比的极光!

    整个天空被五彩斑斓的光芒所覆盖,如一场盛大的烟花秀。从深绿到紫色,从蓝色到橙色,所有的颜色都在天空中交织在一起,而它的形状,有时像彩虹般绚丽多彩,有时像丝绸般柔滑细腻,有时又像火焰般激情燃烧。

    所有人都沉浸在眼前的景致中,任时光一刻一刻地流走。

    “得见此景,此生足矣!”冒襄没有吟诗,也没有喝酒,而是长叹一声。

    此后数年,方以智都为自己当时被俗务羁绊而愤恨不已,因为冒襄总是一边和他描绘此景,一边痛饮《富士山醇》。

    《郎山醇》已经不再是大明最好的酒了:

    黄飞彪从北极取了寒冰回来,酿了《北极醇》;

    高一功和刘芳亮去了吐蕃人心目中的神山—朱母朗玛阿林,虽然爬不到顶峰,但二人从那里取来千年不化的积雪,酿成了《朗玛醇》;

    本来二人想以当地人意为女神的朱母来命名此酒的,可是一想到还是应该尊重一下为人还不错的弘光皇帝,还是叫《朗玛醇》吧,反正谁也不知道朗玛是第三的意思。

    我们这《朗玛醇》明明是最好的酒,怎么能是第三?!

    不过大家公认的好酒,却是徐尔默从倭国的第一山—富士山,取其泉水而酿的《富士山醇》,究其原因,毕竟徐尔默从郎山上就开始研究如何酿酒,无他,唯手熟尔!

    大明的海船沿着当年三保太监的航线一直向西而去,这次路远、长平等人三年没有消息!

    本来还有飞鸽传讯,后来估计是距离太远,信鸽也无能为力。

    虽然此时的大明国泰民安,强盛无比,可是缔造这一切的路远和支撑他缔造这一切的长公主杳无音讯,还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弘光派多支海船,一路沿着路远船队的路线打听询问,也没有结果。

    三年后,从原来的倭国,现在的东明州传来消息,路大人和长平公主到达了东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