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6章 名句篡改成功

    入桃源谷时,文天祥一行九人如丧家之犬,落魄不堪;出桃源谷时,虽然也只有六十人,却是一人三马,更有岳家子弟,各个武艺精良,文天祥不由得豪气干云。

    “文大人,我们这番出谷,犹如蛟龙出海,猛虎下山,大人不即席赋诗一首吗?”说话的是岳忠璇,小丫头虽然也从小习武,却颇好诗词,所以才知道文天祥少年时即高中状元,更理所当然地认为以大人状元之才,不也得七步成诗?

    文天祥暗道苦也。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嘛。他虽然承继了某人的很多记忆,可就是完全没有文采方面的。

    就那么一首《过零丁洋》,也不应景啊。

    “文大人才高八斗,也不能你说写诗就写诗啊?”

    卿卿默默地把忠璇列入了竞争者的行列,一见文大人有为难之色,立刻来解围了。

    “忠璇小娘子,并非如卿卿所言。文某实在是昨日饮酒过量,此刻还有些头疼,待我等有些闲暇,一定要将此刻心怀落于笔下。

    二位小娘子且先叙着,文某去与精炜兄计划一下行程。”

    说罢,逃难般打马而去!

    “文大人,再往南就是无为军辖地。

    下官以前曾于军中做过副指挥使,也还有些故旧。只是去岁丁家洲一战,指挥使刘权殉国,故旧们有的战殁,更多的,则是树了降旗。

    我等若是欲由此过江,进入江南东路,找到通融之人不成问题。

    若以丞相之名号召,也会有人响应反正的。”

    岳精炜虽和兄长一起归隐,骨子里却最是热血,否则也不会由他带着小辈一起出山了。

    “此去福建路,行程千里不止,我等人数虽少,却都是精干,如果带上很多士卒,反而不够机动。

    无为军多为水上作战,离开这长江,也就少了用武之地。

    天祥之意,安全过江即可,精炜兄可与信得过的故旧联络一二,待日后我等兴兵北上时,能够反正最好。”

    “就依文大人。”

    两日后,文天祥连人带马,分乘四五艘船,过了长江。

    文天祥特意选择经过丁家洲。

    去岁二月,大宋权相贾似道亲自督战,领精兵八万在此与元兵决战。

    结果他选择的大帅孙虎臣率先逃跑,老将军夏贵也不告而别,最后贾似道自己也仓皇逃回临安。

    大宋最后的精锐经此一战,损失大半,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粉碎了宋廷文武的信心和战意。

    夕阳下的丁家洲,看不到去岁那千帆争渡,万马齐鸣的景象,可是滚滚长江,依然奔涌而去,如历史的脚步一般,不会停下。

    立于船头的文天祥,决定篡改一下那首着名的《过零丁洋》,他是肯定不打算去零丁洋,过惶恐滩的,于是,文大人迎风而诵《过扬子江》: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扬子江心思武穆,丁家洲畔恨元兵。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