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米尼子弹

    石天启在可劲折腾火炮的同时,铁匠铺的另一边,石玉成也开始了鸟铳的打造。

    石玉成打造的鸟铳,更准确的说应该叫火绳枪。

    枪上有一金属弯钩,弯钩的一端固定在枪管上,并可绕轴旋转;另一端夹持一燃烧的火绳。

    发射时,用手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点燃黑火药,进而将枪膛内装的弹丸发射出去。

    铸铁的枪管太过于笨重,石玉成采用的是双层热卷锻造。

    具体方法就是先把烧红的长铁皮,锻打成一个“U型”;接着放入一个圆形的“钢骨”,将铁皮慢慢锻打成圆形;然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错开内层的接缝在外面再包一层铁皮;抽出之前放入的“钢骨”,再用一根略粗的钢骨,缓慢敲入进行冷拉扩口,枪管就完成了。

    把枪管的尾部烧红,塞入一个小铁柱锻,打实封闭;最后在枪管上钻出引线孔,配上木制的枪托,一把鸟铳也就是火绳枪,就制作完成了。

    鸟铳在实际作战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点火。

    点火最为简单的方法,是使用香或者火折子。而更专业的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就能缓慢地持续燃烧。

    鸟铳在实际作战过程中,麻烦的是引线的插入。

    可以试想一下,战场上紧张的气氛下,把沾有火药的棉线塞入一个细孔中,本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后面还要把枪竖起来,依次装入火药,密封用的破布和弹丸,再压实后才能举枪瞄准、点火。

    最难控制的是引线的长短。太短,点火后双手还没扶稳枪身瞄准,弹丸就打出去了;而太长,则会眼睁睁的看着,射击窗口的稍纵即逝。

    鸟铳的升级版是遂发枪。燧发枪的原理,司马枫跟石玉成和石天佑一讲,他们也都听了明白。

    用扳机作为触发机构,在扣动扳机以后释放预压的弹簧片;由弹簧片带动击锤上的燧石,撞击火门完成点火。

    燧石点火,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只是制作燧发枪需要有合适的弹簧片,还需要设计扳机和击锤之间的啮合动作。这个复杂的难题就留给了这一对手工达人父子。

    至于其他的材料,反倒不难。燧石比较容易找;敲打成型就行了。

    燧石引燃的火药,只要普通的黑火药基础上,进行一些微调就可以了。增加一些硫磺的比例,将黑火药制成细粉,测试一番即可。

    把遂发枪研发的功课刚布置出去,过了几天司马枫在铁匠坊里晃悠时,发现有人已经在制作鸟铳用的弹丸了。

    鸟铳的弹丸用的是铸铅。毕竟铅这东西比铁容易冶炼多了。

    把铅丹或者铅矿石直接加木炭焙烧,就可以得到铅。把融化的铅液灌入铁制的磨具中,冷却以后,弹丸就做成了。

    看到这里,司马枫不由地感叹舅舅的高效。

    不过此时他又有了新的想法,那就是法国人在19世纪中期发明的米尼弹。

    在米尼弹之前的弹丸,无论是球形的还是尖头锥形的,都有弹丸与枪膛配合的问题。

    弹丸比枪管口径小的话,射击精度很难保证;弹丸比口径略大,怎么把弹丸塞进枪膛又是个问题。

    为了保证射击的精度,发展到后来射手们都倾向于弹丸比枪管口径略大。为此射手只好随身携带一个木槌,在装填时通过敲击推弹杆,硬砸入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