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05章 拯救函夏中医药

    2001年2月4日京市希尔顿酒店,函夏中医药讨论会。尼古拉坐到了本次的主办方同仁堂宋总的身边。因为这次讨论会是由同仁堂及尼古拉出资共同举办。目前就是组织函夏最顶尖的中医药企业及专家讨论,中药配方专利注册及未来的品牌化推进。

    尼古拉当时为什么要组织这样的会议,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加深专利意识,抢救中药的发展。2001年12月11日,函夏将会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8月30日,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实施专利药品强制许可制度的最后文件。如果现在函夏这样中药企业和专家不关注的话,将会面临前世的被动局面。

    如果大家都不重视的话,尼古拉准备成立函夏中药协会,把这些专利全部注册到这家公司。然后通过收取专利费,再拿出这些资金,反馈到函夏中医药发展。

    当然本次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与函夏的药企合作,把远东更多重要药材售卖到函夏来。间接的造福函夏百姓吧,毕竟西药毒性和利润太大,对身体危害是长久的。前世的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现在按照自己有限的力量改变多少是多少。

    前世尼古拉在肥市一次客户的饭桌聚会时,碰到几个老中药专家。对方一说到中医这方面的时候,就逮着南棒子及小日国一顿痛骂。函夏的中药配方被国外抢先注册专利,老祖宗留下来的传承,等到自己使用的时候,还要给外国人缴纳专利费。真是一个非常惋惜的事情,谁听了不想骂娘。

    在尼古拉的印象中,十几年后《世界专利数据库》中的医药专利数据显示,小日国注册了65%以上的中医药专利配方,而函夏的中药专利申请仅仅占有0.8%,放在全球的中药市场当中,小日国占据85%的市场份额,函夏仅仅只有4%。

    在函夏中药专家还在讨论和相互扯皮中医是否真的管用时,邻国的小日子已经获得了《伤寒杂病论》等医书中的200多个古老配方专利。隔壁的南韩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有样学样,也抢着申请高达1000多种重要配方专利。

    其实小日国早在70年代,就开始对中医的医学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中医的医学诊断这方面存在复现的高难度,而且很多医学典籍中也经常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就连中医书籍记载的诊断结果记录,都有很多不一样的结果。

    就在他们长期研究的情况下发现,即使中医药的体系和诊断结果都有很大问题,但中医药的药效确实非常明显。这些发现让小日国把研究的重点转移到传统医疗书籍的配方中。

    然后用现代医学概率学说及先进科学技术,重新定义并解释医药效果。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很多新型中药及配方。这些配方也被小日子用到了保健品及化妆品等市场,推出之后受到了很多欧美市场的认可。目前函夏的大多数女性用的大部分化妆品都是日韩品牌,直到2020年之后,国货化妆品才开始出名。

    经过仔细深耕研究之后,小日子渐渐的用现代医学诊断方式,把药效及配方使用更加系统化,然后再给他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汉方”,意思就是函夏的古老配方。靠着副作用小,药效健康等宣传,在东亚及东南亚市场受到民众的普遍好评。

    小日子尝到商业化及巨额利润之后,就开始在国际市场大肆抢先注册专利,这个就导致以后的小日国和南韩掌握了中医药70%的专利,而中医药真正的发源地,函夏对中医药的专利数量,也只有像同仁堂这样的药企保留了部分专利,总共加起来也不超过3%的份额。

    等到函夏内地的药企按照古老医学典籍记载制造出中成药之后,发现他们无法正常对外销售,因为此刻他们需要向小日国和南韩缴纳专利费。

    甚至很多小日国和南韩药企联合拒绝向函夏市场的药企授权专利,从而用这样的方式来打压函夏的药企。并逐步掌控函夏的中药市场份额,海外的中药推广更是他们说的算。

    所以,前世函夏给国际药材市场提供75%的份额,但是赚取到的利润还不到3%。同时还要面对小日国和南韩的中医药倾销,等到函夏中医药发展起来的时候,还要给他们缴纳巨额的专利费。

    借用前世函夏人对中西医的区别经典语录:中医是让人稀里糊涂的活着,西医是让你明明白白的死去。

    所以尼古拉本次需要一个函夏中医药行业扛大旗的人,这样才能劝说那些人出售古老的配方。当然配方申请专利的同时,将会每年反馈一部分专利分红给提供的人,这样大家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函夏在这个时候,一切少了钱和利益都是很难行的通。

    同时,希望建立专业的中医培训部门,让那些完成学业的人员,可以到相关的药企进行工作,也可以推荐给各大中医药房和医院坐诊。当然在中医学里选拔人才的至理名言是:有德无才,其得可用;有才无德,其才难用。

    目前的这种状态下,尼古拉也不能讲究那么多。因为人才都没有了,还分什么有德无德,即使他现在无德,不代表以后也无德。如果大家都存在保守的观念,传承的中医手艺就会渐渐的流失。

    这就会导致前世的“不敢看、看病难!”景象再次出现。说起来就想起前世的家人及身边的小孩,生病去医院,首先挂个号,然后是抽个血。等待化验结果出来,再给专家看分析报告,专家又会和你说的非常严重,让你不得不花费大把的钱去买一大堆药。

    过了几天孩子生病也没有好转,再去医院。除了上次的化验和抽血,又增加了几个项目,比如小孩的雾化,拍片,及更加详细的检查,最后又是打点滴好几天。等到小孩病好了,总结原因不知道是不是治疗效果占大多数,还是因为生病的周期到了,自己好的。

    这样的情况下来,大人和小孩都跟着受罪,而且大半个月工资又没有了。报销的时候,医生说这个不能报,那个不能报,最后苦逼的都是我们。如果现在把函夏的中医药做好,最起码多了一个选择。希望以后可以少让普通的函夏老百姓,少走点弯路,少花点冤枉钱。即使花钱,也少遭点罪。

    梦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言归正传,此时的大会已经坐满了人。其中以“十大药祖”的继承人及企业为代表来的比较多。其次就是像同仁堂、九芝堂、四志堂等其他四大药都的代表企业为主。同样的,还有滇云白药、白云医药、太极药业等公司也派代表参加了本次的会议。从规模上计算,这已经是函夏整个中药企业的半壁江山。

    同仁堂的宋总看着人员已经聚集差不多,首先上台开始演讲。“同仁朋友,请入座。首先我代表同仁堂和贝加尔湖健康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尼古拉总裁感谢各位的到来。

    本次的讨论话题主要聚焦中医药的发展和未来规划,并希望把中医药推向国际化市场。大家都知道,目前我们函夏已经和世界贸易组织谈判即将结束,预计明年我们将会接轨国际市场。希望大家多多合作。”

    等到宋总的开头致辞结束之后,尼古拉起身向着在座的大佬鞠躬致谢。“各位长辈你们好,可能很多人都好奇,我一个外国人为什么那么关注函夏中医药的发展。其实我的父亲是函夏人,我也算是半个函夏人。

    首先我感谢函夏的医学贤者们,留给我们宝贵的传统中医“十大药祖”文化传承。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这十位贤者,我再次说明一下。“药王”孙思邈,“脉学之宗”扁鹊、“外科鼻祖”华佗、“医圣”张仲景、“针灸鼻祖”黄普谧、“药黄小仙翁”葛洪、“儿科之圣”钱乙、“丹溪先生”朱震亨、“药圣”李时珍,以及“温病学家”叶天士。

    在座的各位,大多数都是传承这十家代表。首先我想要邀请大家共同组建函夏中医药协会,这个协会将会收集大家手中的配方并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申请专利。以后这些专利费用可以免费为本协会人员提供,同样的专利费用可以定期返还给提供配方个人及公司分红。

    协会邀请有实力的专家来协会做教师,并积极建立统一标准中医药行业规范,只要达到入学基本要求,都可以参加中医药协会的培训课程。毕业之后,可以在各位协会的公司、药店、及相关的中医药医院等地方上岗任职。协会的宗旨,不以盈利为目标,以弘扬传统的函夏中医药文化和手艺为目标。当然了,大家也可以通过出资购买的方式从协会购买中医药研发成果。”

    在尼古拉说完之后,会场下面顿时一阵嘈杂的讨论声。很多人对成立这个函夏中医药协会不反感,反感的是这个协会不能阻止他们赚钱。张仲景医药专家的张总首先开始发问:“尼古拉先生,我知道今年有很多从你们远东地区进口不少中药。对你们公司还是有不少了解,感谢您为函夏的中医药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