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2章 备战

    一盏茶的时间后,几位主官终于停止了讨论,永安殿也安静了下来。屈着是几人中品秩最高的,又是主管军政大事的大员,自然由他率先回话。

    “启禀陛下,这些军备设计得极为巧妙,臣等方才也讨论过了,很确定它们的威力很大。”屈着躬身答道,“臣建议,陛下可以命有司专门负责制造这批军备,然后装备于四境将士。”

    “你们呢?也是这个意思?”赵真瞥了一眼其他几名小吏,象征性地问道。

    “是!”几名小吏诚惶诚恐地道。他们在这官场厮混了大半生,以前见过的身份最高的人也不过是各自的长官。对于他们而言,这可能是这辈子仅有的一次直面皇帝的机会。

    “既然如此,那就准奏吧!”赵真终于拍板道,“回去之后,你们各自挑选家世清白且经验丰富的匠人,做好随时制造这批军备的准备,明白了吗?”

    “臣等遵旨!”众人不管是否真的愿意,此刻只得纷纷领命,不敢有丝毫迟疑。

    “行了,若是无事,你们就都退下吧!沈侯留下,朕还有话要问你。”赵真有些心累地摆摆手道,“记住,这批军备的事要保密,若有私自泄露者,举族株连,希望你们不要自误!”

    “是。”众人齐齐应了一声,转身离去,永安殿里又剩下这对原本还算关系和睦的君臣。

    赵真眼神复杂地看着沈泓,沉吟道:“沈侯,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说实话,朕很羡慕!”

    “陛下谬赞了!”沈泓很有分寸地谢恩道,“陛下若是愿意,犬子也会是陛下的好女婿!”

    “女婿即便再好,可他也不姓赵,身上流的更不是赵氏的血!”赵真的话有些重。

    “陛下圣明,臣失言了!”沈泓暗自叹了口气,默默施了一礼。看起来,赵真对沈家的这份怀疑和猜忌是无法轻易消除了。还是沈熠说得对,自己必须要有底牌,才有谈判的资格。与此同时,他也觉得奇怪,以前的赵真虽然也是圣心难测,但心思从来不像现在这样无常过。现在的赵真给他的感觉与先帝晚年时表现得一样,胡乱猜忌、脾气无常,更像是中了邪一般!

    “朕听说,明月那丫头这两天住在你家里,可有此事?”赵真突然换了话题问道。

    “回陛下,明月郡主与小女自幼感情深厚,此番是受小女所邀,来寒舍做客的。”沈泓冷静地道。他料想赵真已经知道了真实的原因才会问他这个问题,但该装傻的时候还是要装。

    “难道不是因为你那儿子?”赵真有些阴阳怪气地道,“明明跟朕的九公主有婚约在身,偏偏还去要招惹他人,你那儿子倒是有手段,与他有关系的皇家女子还不少。”

    “陛下言重了,此事臣并不知晓,待臣回去便问问犬子实情为何。”沈泓不动声色地道。

    “罢了,这些个小事就不说了,朕只是随便问问,还是说说东境的事吧。”赵真冷声道,“姜国如今越发嚣张了。兵部昨日收到暗报,姜国已经集结了十二万大军,随时都会向边境靠拢;你是东境主将,统领东境边军多年,也熟知姜国军方的实力,朕想听听你的打算。”

    “回陛下,东境边防如今还算牢固,若是互相拉锯,姜国也奈何不了我朝。”沈泓侃侃而谈道,“然而,太祖皇帝曾说过,‘彼其姜国,边夷贱类,不足待以仁义,不可责以常礼’。因此,臣建议即刻整军备战。若是装配上这些新的军备,东境边军必能一举震慑住姜国。”

    “你有多少胜算?”赵真道,“不打则已,要打就要让姜国知道疼,让它不敢再乱出头。”

    “回陛下,‘有多少胜算’臣不敢保证。但臣知道的是,若是有了这种新改进的投石车,即便符阳关再度落在姜国手里,臣也可以保证在半天之内轻松地拿下。”沈泓信心满满地道。

    赵真闻言,内心颇为激动,但还是强忍住了,假装冷静地道:“沈侯,军国大事,你可要慎言。”当日符阳关的战报他看了不下十次,也跟沈泓当面聊过,自然知道此地易守难攻。可今日沈泓却说,要是有了新的投石车,轻而易举便可拿下,这怎么能让他不激动呢?圣朝这些年一直在休养生息,不敢轻启战端,这反而让四邦觉得圣朝好欺负。尤其是姜国,三番两次地挑衅,若是真能以雷霆之势打回去,必然能够杀鸡儆猴,为圣朝再争取一些发展时间。

    “臣愿立下军令状!”沈泓正色道。他知道赵真已经动心了,现在就需要让他下定决心。

    “好!那便好好地跟姜国打一场。你去整军,朕来督促制造军备。”赵真长出了一口气,坚定地道,“回去告诉你那儿子,朕明晚酉时要再跟他谈谈,就在临仙楼吧,那里轻松一些。”

    “臣领旨!”沈泓严肃地施了一礼道。这样一来,沈熠的第一步计划总算是初见成效了。

    郑霆这时轻轻地走向赵真,也不知他对赵真说了些什么,赵真便直接打发沈泓离开了。

    出了永安殿,沈泓感受到了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抬头看了看高挂天空的太阳,却觉得颇为刺眼。他不禁苦笑一声,与赵真的相处何尝不是如此,低下头就可以感受到温暖的阳光,可要是抬起头直视他,你就会感到刺眼,“伴君如伴虎”啊,先贤诚不我欺。

    回到侯府,沈泓将今日永安殿的事给沈熠说了一遍。听完之后,沈熠也有些激动,目前看来,赵真总算是暂时被自己给稳住了,接下来只要按照计划,稳定地走下去就行。

    “对了,熠儿,陛下说明晚酉时要与你在临仙楼再谈谈,你怎么看?”沈泓不放心地道。

    “既然陛下要谈,孩儿还能抗旨不成。爹,您放心吧,通过今天的事,孩儿可以肯定地告诉您,在五国未统一之前,陛下绝对不会对我下手的。”沈熠道,“您要是还不放心的话,孩儿明晚带着师兄一起去,有他在,即便发生了什么事,要想逃命还是很容易的。”

    “也好!道宗的武学还是很有说法的,他既然能当上掌门,想来功夫也不会差!”沈泓笑道,“爹怎么都没想到,你竟然还是现任道宗掌门的小师弟,若是以后朝廷局势太过紧张,爹便带着一家人去道宗避避难,也见识见识传说中的‘那座山’。”

    “爹也知道‘那座山’?”沈熠惊讶地道。他原以为只有江湖中人才会对这种传说中的事感兴趣呢,没想到沈泓这样一个朝廷大员也这样,这倒是勾起了他的好奇心。看来,自己要办的事情还有很多啊。找回大哥沈烨后,不妨顺道回一趟道宗的山门,送一程那位名义上的师父,再把无念道人的事情解决了。他虽然不知道宿主究竟会不会原谅这位疯狂又偏执的父亲,但对他来说,“死者为大”,如今他才是沈熠,他就应该按自己的想法来解决。

    “知道‘那座山’很奇怪吗?”沈泓反问道,“道宗的武学闻名天下,却只在圣朝开山立派、收徒传艺,慕名而来的四邦人士数不胜数,一传十,十传百,就算是不知道也知道了。”

    “还能这样?”沈熠也算是长见识了。难怪说“那座山”是全天下道士心目中的圣地呢,合着全天下就只有这么一个“文化中心”,能不成为这群人心中的圣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