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6章 收服疏勒

    第五十六章收服疏勒

    有了大汉皇帝在背后的支持,尽管辛弃疾手里只有一些皇帝送来的财物和不足千人的骑兵队伍,但他有信心能处理好西域的事,能把匈奴的野心击碎,打破匈奴妄图以西域为跳板袭扰大汉边境的策略。

    有些国家不是要试探大汉的底线吗,那就用它出来的头来试刀。

    辛弃疾看了一眼一旁侍立的赵破奴,赵破奴赶紧躬身施礼,热切的道:“将军是不是又要打仗了,卑将的刀都快要生锈了,希望将军能派卑将做先锋。”

    赵破奴再次见到霍去病,自然是犹如重生一般开心。

    辛弃疾让他做自己的裨将,同时李威也做了裨将。

    赵破奴心中不满,自己跟随霍将军出生入死多次,你李威刚来就和本将并列,不就是救过将军的命嘛,有什么了不起,哪有我们一起扛枪打匈奴的感情深厚。

    这次打仗,他一定要奋勇杀敌,立奇功,给李威那个投机分子瞧瞧,什么才叫真正的大汉将军。

    李威知道赵破奴事事和自己作对,处处为难。

    平日见了自己,态度傲慢无礼,他知道他救的辛弃疾原来是大司马霍去病后,又惊又喜,很是骄傲。

    见赵破奴慢待自己,不以为意,人家也是封过侯的大将,看不起自己是理所应当的,自己这次肯定要立下奇功,让他不再小瞧自己。

    辛弃疾隐隐知道他们之间的暗暗较劲,也没在意,想着有时间了找他们谈谈,撮合他们做朋友。

    军人之间这种暗地较量,利大于弊,有利于他们一马当先、奋勇杀敌。

    至于平日拌拌嘴的小事,不必在乎。

    只要不暗地里使绊子,自毁长城,兄弟阋墙,这种良性竞争,辛弃疾乐见其成。

    大汉来的天使除了给霍去病的圣旨,还有给各国的旨意,辛弃疾派出多位副使,把大汉皇帝的旨意传达到西域各国。

    一些亲汉的西域国家大喜过望,纷纷遣使跟随大汉使者回访长安,并把王子送往长安学习,其实就是作为质子,表达永不背叛的忠心。

    而大月氏国这边,虽然之前和匈奴暗通款曲,但没有公然宣布抗汉,这次却要下定了决心作死,大月氏国国王在匈奴人的唆使下,杀死了去宣旨的大汉副使和他的部下,这无疑是一巴掌打在大汉脸上。

    汉人的传统认为: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你砍我一条腿,一只胳膊,我都可以原谅你。

    但你当众打我一记耳光,我就要朝死里干你。

    面子大于天。

    士可杀不可辱。

    听闻派去大月氏的副使被害,大汉天使气得跳脚,扬言要灭了大月氏国。

    辛弃疾派道不必急躁,他派出部下,去各个亲汉小国召集部队,他手里只有千人队伍,打几十万人口的大月氏国肯定不行。

    霍去病当年以八百铁骑横扫匈奴,那是出奇兵,打得匈奴各个部落出其不意,才首战告捷。

    现在匈奴和大月氏既然敢公然杀大汉使者,肯定是做好了对战的万全准备的,以几百人去攻打月匈数万大军,取胜不太可能。

    即便取胜,也是惨胜。

    这不符合大汉的现实需求。

    现在辛弃疾要保存实力,要想让大汉势力在西域长久扎根下去,大汉的士兵,每一个人都很珍贵。

    所以他要“以夷制夷”,要征集本土军队,争取西域诸国的支持,不只是给人,还要给粮,给辎重补给。各国要做征讨大军的有力后勤保障。

    他们所驻扎的乌孙国自然是责无旁贷,新国王表示举全国之力,誓死追随大汉,共抗匈月联军。

    其他诸国,就要辛弃疾派人去说服了。

    李威因为和龟兹国认识,和楼兰和姑墨国都打过交道,自然派他去这三国联络出兵出资共抗匈奴和大月氏国的事宜。

    赵破奴则被派出去联络被大月氏国占领杀死原国王,并派出自己国家的人去做新国王的疏勒、莎车、乌托等三国。

    赵破奴和李威都很高兴,都觉得自己被上官看重,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