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58章 于阗国

    第五十八章于阗国

    于是辛弃疾振臂一呼,乌泱泱来了好多人。

    当然,这里面有多少能打的,就不得而知了。

    辛弃疾宣布了军规军纪,强调了严格执行,违者格杀勿论。

    他把每一千人编做一队,实行混编制。

    目的就是希望各国能多了解,多交往,为将来融合起来打下基础。

    虽然那很遥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总要有个开头嘛。

    一起扛枪打过仗,这友谊非比寻常。

    大汉也不怕他们将来联合起来对抗大汉。

    中原文化先进,既然春风吹过了玉门关,那么就不会白来,不出几十年,这里的子民会被先进文明教化,知礼义廉耻,明白要温良恭俭让。

    再说了,大汉又不是匈奴,要掠夺他们的人口牲畜和粮草,大汉是来帮助他们进步的。他们有什么理由对抗大汉?

    只要帮他们把匈奴外敌消灭了,大汉就退兵,让西域自治,只要中原政权一直强大,西域就会一直是大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想到后世,辛弃疾心情郁郁,后世除了盛唐,西域确实一直没有再归华夏。

    辛弃疾不是伤春悲秋的人,他久不作词了,现在满脑子都是军政和打仗。

    他日常规定半天建城,半天操练,分成上半晌和下半晌,每五日换一轮,即这一队这五日都是上半晌做工,下半晌操练,五日后换过来。

    粮草基本上要求他们自给自足,实在带的不够的,可以来辛大帅这里借钱借粮,借了当然要还的,到时候可以慢慢还,也可以以军功抵债。

    此时就显示出辛弃疾的治军和理政才华了,他派汉人裨将校尉带着提拔出来的几个大国来的统领,统帅全军。

    然后从原来的使者中选出几位做事能吏,管理这几万人的吃喝拉撒。

    关于这新的大汉领头的到底是谁的问题,辛弃疾和皇帝达成了默契。

    对外宣布是辛弃疾,但私下自己人都知道这是霍去病。

    平时叫辛使者,辛将军——辛弃疾太喜欢这个称谓了,但帅旗经常挂的是硕大的“霍”字旗。

    匈奴知道这是霍去病,假托辛弃疾之名。

    底层民众和士卒,有的认为这是辛弃疾,有的认为这是霍去病。

    到最后大家都有点迷惑,这也正是辛弃疾和皇帝的目的,就是云山雾罩,既让你们害怕,又让你们不确定。

    这个辛弃疾如果能打出霍去病的气势来,到时候大汉有两位年轻的惊天战神,就真的会不战而屈人之兵,四夷宾服的景象不远矣。

    事情不会这么顺利的,不出意外的,肯定要出意外的。

    当这边建城要偷偷开始的时候,匈奴那边又来使绊子,匈奴派巫师到于阗国,迷惑了本来就左右摇摆不定的于阗国国王。

    有斥候来报,于阗国出现问题。

    于阗国是西域南麓的大国,实力不弱,因此也很骄傲,本来于阗国国王已经派人来见辛弃疾了。

    但还在悄悄观望其他国家,没有送来物资和一兵一卒。

    由于于阗国国王迷信巫师,他身体不太好,匈奴就派了一个很厉害的巫师去迷惑国王。

    作法祷告之后巫师对于阗国国王说,汉朝使者有一匹白色的宝马,这匹马冲撞了于阗国国王,使国王身体有恙。如果任由马继续存活,必然会对于阗国不利,给国民带来大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