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4章 被坑的爹

    “前几天也有一车纸?”

    “系啊。”

    “买咁多纸做乜嘢啊(买这么多纸做什么啊)?”

    “以后你就知道了。”

    最后一车货发送出去,吕冬梅的问题,老张懒得解释。一是没心情,二是供货商在旁边。满满一车纸张,全是专门设计、国外订制的。张桥强调属于商业机密,宣称纸张用途保密好的话,一年可能多挣上百万。

    纸张供货商单独存在,与另外的供货商毫无瓜葛。订货不讲用途,甚至没表明自家做何经营。老张来时忘记与老婆勇气,以至于当外人面问题多多。无论如何,从老家回港九后,接收五百二十多万的货,分十几辆快运车全部发送完结。

    “二十万整数,多谢张生。”

    “唔使(不客气)!”

    “张生,下个月继续这个数量系冇系?”

    “系啊!除非我通知加数。”

    “没问题。哦,麻烦下个单。”

    “下单啊,嗯……我过两日再来。走先!”

    “好,张生,下次再会!”

    结清尾款,老张走的狼狈了点。定制的纸张,必须提前下第二批订单。而下订单要交十万块订金,他身上只剩下几百块。公司户头空空如也,他儿子是不是算无遗策两说,算无余钱肯定。从堔镇汇款过来一百万,公司户头的二百多万加上余下的“战利款”现金,正好抵消所有货款。

    “五万蚊订金够唔够?我还有七万三,留两万三家用。”

    “你手头的钱不动,纸张晚几天下订单无所谓。”

    夫妻连心,吕冬梅察觉出老公的窘境。老张不领情,他只是一时难适应。七百万花干净,两个月的暴发户,一朝回到解放前,不难受才怪。应该讲,有思想准备的。昨晚给张桥打电话,希望再汇款十万。谁知,败家儿子竟然说没钱了。七百万基本花光不假,赌马意外赚了七十多万,开销的大账目他一清二楚,纯粹是睁眼讲瞎话。

    “我等下过那边去。”

    “现在就去,不是讲后天开业再去?”

    “亲眼看准备的怎么样,我才放心。”

    “嗯,就怕妈讲……”

    “提前两天,她有什么讲。”

    回港半个多月了,老张夫妻没再去过堔镇一次。接货发货确实有的忙,但主要是老娘沈如梓禁止。说什么人多嘴乱帮倒忙,让桥生自己闯。老张不傻,知道老娘赌气。想让儿子撞个头破血流,乖乖考试读研究生。好在儿子能吹也做,一人创业,短短时间,做的像模像样。基于此,他一直按捺脾气没跟老娘顶牛。然而,儿子睁眼讲瞎话了。七十多万不是小数,他怎么也要提前去看看。

    “什么?他要来我家吃饭?这个……唉,好吧!”

    开车回家路上,接到一个电话,老张不得不打消今天去堔镇的念头。吕冬梅问:“谁来吃饭,维德?”老张答:“还有他岳父老刘。”吕冬梅说:“那我去买点酒菜。”老张摇头说:“不用,他们买好了,回家等吃得了。”吕冬梅想起什么,又问:“老刘真的卖股票了?”老张点头,摸一支烟叼上嘴,想起老娘禁止车内抽烟,又烦躁地扔档位上。

    “早知全部买股票,做什么公司?”吕冬梅悠悠叹息。

    英首相访华,港九股市大涨。手里有股票的港人,无不欢欣鼓舞。而张桥推荐的三支股票,时间离他预测的月底还远,平均涨幅已逼近百分之五十。意味着,沈如梓的一百万股票变一百五十万,一个月时间挣五十万,不是吹牛讲大话。

    如果股票是七百万,一个月就挣三百五十万。

    老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问题在老婆和老娘不这么想。虽说她们不清楚公司具体花了多少钱,但明面上二百万跑不了。换成股票的话,又一百万到手。有苦讲不出,老张才烦躁。这一顿饭不好吃啊!

    股票赚钱摆上桌面,亲戚们取笑或声讨儿子舍易求难,自己跟腔呢还是代儿受过?

    “亲家爷,维德,客气什么呀?来吃饭欢迎,东西不收。”

    “他表哥,一点小意思啦,你不收那是嫌弃少。”

    人家明显是登门感谢儿子,做老子的拒之门?

    四支茅台、四坛花雕、四条中华烟、两箱高档水果、两盆盆栽,少说价值五六千块。由沈家兄弟搬进门,老张挡道被老娘拉开。刘子祺和李安娜妯娌像在自己家,将带来的现成菜肴摆上桌,吕冬梅做了一个素菜一个汤,很快开席。

    “桥生那边几时开张?”

    “七号。”

    “好啊,七号我们一起过去贺一贺。”

    “那天不是礼拜天,不用麻烦。”

    还好,舅父没来,老张稍稍松口气。

    沈家兄弟夫妻四人,加上刘子祺父母共六人。沈如希跟亲家刘世雄不对眼,老两口都没出现。老张担心扯出开公司不如炒股的话题,吃饭变批斗会没有发生。倒是他和老刘很投缘,坐下便交杯换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