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6章 英语好的都出国了

    1991年9月7日,农历辛未年七月二十九,宜嫁娶、祈福、作灶、纳财。

    港方来宾代表沈如希,深方来宾代表林志南,以及老张父子,共同剪彩。门头上覆盖灯箱的红布落下,博克电脑公司正式开张。

    也许是业主为了物业增值动用关系,也可能是“高科技”公司有新闻价值,电视台驾临拍摄。能说会道的曾建达接受采访,免费做了一次广告。不过,前后也就热闹半小时。毕竟不是酒店、商场、游乐园,当天门店一如试业期不愠不火。

    前来祝贺的宾客不算多,也不算少。港九沈如希为首,来了十几个男女,通通是感谢张桥推荐股票的亲戚。沈如梓没来,张桥知道奶奶反对他创业。难堪是,港九亲戚没人看好他的公司。中午开张宴席,沈维德喝多了,甚至煞风景的点出外汇这一无解的死穴。

    堔镇来宾全是张桥新交往的友人,林志南半公半私,带来博克公司所在辖区派出所长。还有凑数的彭大军、李师傅、“招聘代表”陆勇强,以及张锁的拜把子兄弟,中行分理处谢主任。最意外卖大哥大的于成武,没接到邀请送来一个花篮。最搞笑是田跃进,请来原供职建筑公司的经理。该老鬼旷工半个月了,既不辞职也不打招呼,十几天杳无音讯,公司紧张的报警失踪了。这一见面,人家经理气的半死,几杯酒将田老鬼放倒。

    “第二天,他吐在我车门上。”

    “啊,第二天他去哪里?”

    “去建筑公司搬家,我帮他当一天苦力。”

    “哦,这样啊,他没跟我们讲。对不住了,李师傅。”

    “算了,看在张生面上。”

    田老鬼醉酒跌的鼻青脸肿,张锁喜闻乐见。实际上,九成以上的公司员工喜闻乐见。非公司员工的李师傅惨了点儿,提起十几天前的旧事,义愤填膺。田老鬼仗张桥的势,经常动用他的车,态度恶劣,像差使自家佣人。回过头来,张锁还得代田老鬼向人家致歉。

    “公司生意点样?”

    “老样子,一般般啦!”

    “唔洗惊(别担心),慢慢来,我睇你六哥定过抬油(非常镇定)。”

    “希望系咁啦!”

    后生仔藏不住事,张锁和李师傅靠出租车边抽烟聊天,两次把天聊死。李师傅一眼看出他的忧虑,出言安慰。

    公司开张十三天,生意“保持”不温不火。电脑23、汉卡58、mp系统0,这是算上试业期统计的总销售量。

    之所以还能说“不温不火”,靠的是打印名片。二十天来,稳定的日均六千元左右收入。然而,公司以目前的体量运营,房租、人工、税务、日常开支,可预见每月必须有十到十二万才能维持。如果老是“不温不火”,亏损不至于,盈利也就在三到五万之间。问题在,张桥创建这家公司,不是为了一个月挣三到五万,而是三十到五十万。

    开张那天,沈维德酒后漏嘴。说是张桥向奶奶保证,年底赚不到二百万,关门回家考研。

    年底剩下三个月了,怎么可能赚到二百万?张锁想不忧虑都难。哥哥你关门考研去了,老弟我怎么办?

    “铃铃铃……”

    电话铃响,张锁受惊色变,慌乱的手肘撞上车门像打鼓。这些天,他最怕接电话。老张三天两头打电话找他,询问公司的生意,明显是绕过张桥,他十分难做。生意好的话,讲什么无所谓。偏偏生意“不温不火”,老张眼里是半死不活。老实讲挨骂,不老实讲也挨骂。

    “你六哥忘拿大哥大了。”李师傅望这个担惊受怕的后生仔,“帮他接一下吧,可能有急事。”

    张锁犹豫不决,没看车后座的大哥大,扭头向身后的一栋建筑。那是一个派出所,张桥进去有一段时间了。

    中秋节将至,今天专程上门慰问派出所民警。现如今,这种形式的警民互动常见。没法子,“摸石头过河的”的改开,方方面面空白太多。有人挣了大钱自己吓的神经兮兮,主动去自首。胆子大的,索性给警察送警车,送的不止一辆。外人看来,张桥送礼唯独一点比较蹊跷,博克公司并不在这个派出所的辖区内。张锁跟随当搬运工,早早完成工作等候。

    “你舅公职务不低吧?”

    “警司,退休前混个高级警司算命好。他儿子港大毕业,三十岁升总督察,快赶上他了。”

    “这么说,你奶奶家是警察世家?”

    “算是吧,我奶奶的父亲抗战前在上嗨外滩当巡捕,移居港九转当警察。”

    “有意思的履历,老人家健在吗?”

    “去世多年了,我也没见过。”

    在派出所所长办公室里喝茶,张桥如同再经历一次“政审”。公司开张那天,林志南与舅公一家相识,同行惺惺相惜,难免打听详细。警察工作时间经常黑白颠倒,这些日子,两人只在院子里匆匆碰面,好久没单独接触了。张桥可不想和警察叔叔生疏,今天“大张旗鼓”致以节日问候。

    “黄所长那边去了吗?”

    “当然,你们排第二,嘿嘿!”

    “你小子打算慰问所有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