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85章 拯救仙草绛珠85

    七月初一,在京文武百官于奉天殿举行朔日大朝会。

    贾瑚没有参加,他跟礼部和兵部的官员正进行献俘仪式的最后检查,确保没有疏漏。

    景德帝很重视,太上皇也很重视,这俩人都重视,内阁就不得不重视。

    分化明朗三足鼎立的内阁再次被两代皇帝的意志强行粘合到一起,齐心协力完成这次献俘礼。

    贾瑚一天都没歇,不是被叫到宫里,就是去了值房,但大部分时候都在城外大营。

    兵部、礼部、工部也是全程配合,敲定流程、商讨安防、打造器具,那真是不打磕绊。

    这并不是大夏朝第一次献俘礼,但上一次还要追溯到太祖皇帝时期,时日久远。

    大夏建国时,其实并未统一全国,甚至还没彻底把蒙古鞑子赶出北方,所以当时的临时都城其实是金陵。

    后来在北伐时,贾演、贾源攻破了元大都,在当时的元廷皇宫举行了献俘仪式。

    不能说没作用,只能说很成功,不仅体现了大夏的威武,还特别振奋人心。

    简直兴奋的嗷嗷叫!

    不装了,俺膨胀了!

    这一膨胀直接就骄兵必败了。

    在把元廷赶出长城后,大夏军队自觉无敌于天下,根本不把元廷余孽放在眼里了,于是就在草原上遭遇了埋伏。

    这是北伐以来首次大败,损失极为惨重,还不是宁国公的贾演差点就回不来,直接打断了北伐的进程,大夏只能撤兵。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从那以后还有几次出征草原,但都没取得好的成果,徒留劳民伤财。

    为了休养生息大夏不往外打了,但元廷余孽不消停,时不时就骚扰一下,主打的就是一个“夏进元退,夏退元进”,把大夏溜的不轻,于是就有了“定都北,筑九边”之策,贾家这些勋贵就是那个时候迁到京城的。

    时隔这么多年,大夏再也没有攻破元大都那样的军事成果,也就没有再举行过献俘礼。

    如今忠勇侯破敌开疆,大夏终于有了能拿得出手的成绩,文官集团虽然不喜欢勋贵集团,但也与有荣焉。

    毕竟,仗是忠勇侯打的,但开疆拓土的功绩同样也是他们人生履历上漂亮的一笔!

    这叫见者有份,人人沾光。

    再加上两个皇帝表态,因此筹备起来并不敢拖后腿,甚至还想加班。

    可贾瑚不想啊!

    是家里的妹妹不够软萌还是躺着不舒服,加班?

    加个屁班!

    大年三十都不放……哦抱歉,忘了大夏是不调休的。

    你看,几百年后的年假还不如大夏,这下子“罪在当代,功利千秋”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扯远了,书归正传。

    贾瑚在忙碌的同时,锦衣卫、御林军等也在净街清场。

    大朝会还没开始,贾瑚已经带队到达承天门外等候,协同锦衣卫、御林军、礼部、兵部、内监等部门,做最后检查。

    及至大朝会结束,太上皇、皇上并文武百官,在都知监的引领下,在大汉将军的簇拥下,亲临午门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