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4章 天价分账

    2013年的国庆节,《爱情公寓》成了最大的赢家,无论是上线十天播放量突破30亿的仙侠大剧《皇图》,还是国庆档票房冠军,七天票房13亿的《话事人》,都没有盖住《爱情公寓》的光芒和热闹。

    上线十天,播放量突破5亿,上线二十天,播放量突破10亿,到《爱情公寓》完结当天,播放量已经达到了13亿。

    而《爱情公寓》的分账周期是三个月,也就是说,在未来的两个月内,每增加一个有效播放,《爱情公寓》都能多一笔分账。

    13亿的播放量,按照银河的分账公式,最少能分账1.5亿,加上后续两个月的数据,最终分账可能会在1.8亿到两亿之间。

    这分账金额一出来,直接空降热搜榜第一名。

    影视圈不是没有小投资大回报的例子,但那都是院线电影,一两千万的投资,拿个十来个亿的票房,这种案例也出现过很多次,但电视圈?还是网剧?

    不是圈内人看不上网剧,实在是网剧的盈利太单一了,就卖一次版权而已,能有多大盈利?

    电视台的话,还能一轮一轮的反复卖版权,爆款的话,卖个三五轮,也能有一两倍的利润,国内几百家电视台,细水长流的话,回报也是很恐怖的。

    但这些都是长期运营的收益,像《爱情公寓》这样的,上线三个月了就猛赚两个亿的,大家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过。

    随着《爱情公寓》爆火,天价分账的出炉,国内的制片公司在眼热的同时,都开始把目光看向了银河tV的分账模式。

    很多制片公司都有了解过银河tV的分账模式,不过因为这个模式太坑了,所有风险都转嫁到了制片厂这里,因此大家对这个模式也是兴致缺缺,除了一些小成本的,积压了好几年的库存剧之外,没有人选择这个模式。

    但现在的?一部剧分账两亿,这是什么概念?

    虽然分账模式下限低的让人发指,但人家上限也同样高的让人眼红啊。

    一些片商开始审视自家仓库的积压剧了,有些卖了好几年都卖不出去的,倒是可以考虑一下这个模式。

    但更多的影视公司开始把目光放在了情景喜剧这个题材上了。

    投资低,拍摄简单,唯一难的就是要找个好的剧本而已。

    然后,各大编剧公司,院校的文学系学生都开始收到了剧本邀约,情景喜剧题材的,价格好商量。

    一时间,圈内人心躁动。

    银河tV在《爱情公寓》热播的时候,看到那恐怖的播放量,也曾想在数据上动下手脚,但最后还是没有下手。

    《爱情公寓》虽然赚得多,但银河tV赚的同样不少,而且还成功带火了分账剧这个赛道。

    可以想象,接下来分账模式肯定会有一大堆的项目过来申请,虽然这些剧质量可能会很差,但它能填充公司的版权库,再者,量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部受欢迎的。

    最主要的事,这些剧,银河不需要掏出一分钱就能拿到播放版权。

    所以,相比于《爱情公寓》的那点收入,银河赚的要多的多。

    不过一想到《爱情公寓》第二季的版权问题,银河tV的管理层就开始头痛了。

    第一季都分了快两亿了,第二季得多少钱?

    两亿那是起步价。

    至于说千桐继续选择分账?如果千桐真的这样想,那银河的高管得笑死了。

    第一季能拿两亿的分账,这是银河在后面帮忙的原因,毕竟银河也需要一部爆款的分账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