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62章 华

    大遂,北都,皇城,章华殿。

    章华殿不像明华殿那样高大恢宏,依然气势不减。在秋日明净的天空下,重檐庑殿顶高高翘起的飞檐昭示着威严肃穆。

    明华殿乃是议国政的大殿,章华殿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

    早上议政之后皇帝便挪到此处开始处理如山堆积的奏疏,有时还留下几名官员议事。

    此时已近午时,殿中空空。

    年轻的帝王着一身玄色龙袍高坐在龙椅上,冠冕之下原本英俊的面庞加上帝王的威严如同刀刻斧凿。

    此时沉凝如水的面容眉心低沉,似乎有忧思什么。片刻后皇帝拿起朱砂笔,缓缓而动,写好后轻轻叹了一口气。

    将写好的奏疏递随手一旁伺候整理奏疏总管太监何庆,何庆小心翼翼地看了奏疏内容将其分好类摆放。等到了午膳时间便派内侍将奏疏送往各部的值房,下午各部值房便能看到。

    皇帝行事果决,做事从来不拖拉,但凡批好的奏疏都要及时下放各处施行。

    何庆刚才看的那本奏疏是吏部新提拔调遣的官员,提拔的好多官员不是汪氏的子弟就是汪氏门生,只有那么可怜巴巴的几个士子还是不重要的职位。

    更有能者居然被外放或者明升暗降,皇帝怎么能不叹气啊。

    宫女与内侍都安安静静地站着,不敢出一点声响。整个殿内只能听见外面还残留着一口气的蝉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

    北地的秋天来得很早,空气中似乎都能闻见一股淡淡的桂花味。

    廊下走来一群人,为首的是一名打扮华丽雍容的妇人。所过之处宫人与侍卫都纷纷弯腰低头行礼。

    皇后一脸欣喜地带着太子来给皇帝请安,她新采摘今秋第一波桂花做了桂花糕,刚送过太后福鹤宫中。

    太后听说皇帝近连日操劳至深夜,草草就在章华殿偏殿睡下。连初一十五这样的日子连凤仪宫都未曾去,别说其他后宫嫔妃。

    说句不好听的话,整个后宫比秋风还冷。

    太后听了,只能暗暗叹气。

    毕竟不是亲生的,加之那件事后皇帝对太后依然是恭敬有加,却也更显疏离,并无半点母子亲近之感。

    太子也不过才五六岁,正是活泼可爱的年纪。见了太后有模有样地行礼,奶声奶气地叫着皇祖母。

    太后很是喜欢,叫上小太子到跟前逗弄一番,皇后含笑恭敬地立在一旁看着眼前天伦之乐的场景。

    太后叮嘱皇后应该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皇帝身上,别有事没事都往福鹤宫跑。

    晨昏定省虽是必要,但是妻子应该更哄得住丈夫的心才是正理。趁着年轻还应多添子嗣,皇帝继位六七年,膝下也不过才三两子女,有些稀薄。

    想到自己早逝的儿子,太后又是一阵心酸。要是当年能多生个儿子,何必扶持别人的儿子上位。隔着一层肚皮终究不是自己亲生的,再怎么替他谋划也亲近不起来。所以一定不能让皇后再走自己的老路,多个儿子多个依靠才是有备无患。

    皇后也一脸惆怅与委屈:“听说朝堂上汪相屡屡驳回陛下的意见,陛下年轻气盛总免不了私下气郁沉闷。加之最后百象骚扰离川,战事未定,日夜忧思。饮食睡眠都不佳,哪有心思到后宫来。儿媳曾多番排解陛下还斥责儿媳干涉朝政……”

    朝政之纷乱复杂,也不是她们后宫妇人能够干涉的。可是要是能哄得皇帝开心排解忧愁也是有益的,只是皇后端庄克己。往往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劝解的话,太后听过都觉得太过无味。

    当初挑选皇后的时候太后就想找个听话本分的儿媳,才会挑中性格内向行止得当的当今皇后。想着以后可以婆媳一心,哪知这内向个性不讨皇帝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