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二十二章 世家大族护陵人 三只狗精终认主

    魏王长岀一口气,前面功夫总算没有白费。立即吩咐,从魏李两族各挑选十八人。要求为人机警,身手敏捷,心稳嘴严。

    另外,他又详细询问了魏李两族历史信息,就让四人组忙去了。

    之前光想着如何说服挖坟掘墓,还没有想过具体实施方案,他要好好研究一下。今日得到的两族信息,有些打脸,也需要消化。

    原来魏李两族渊源颇深,大有来头。两族老祖本是军伍岀身,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战争结束后,因厌倦了兵戈铁马,便寻得了一个好差事。

    专门为王室寻龙点穴,勘探风水,寻葬身之所。负责陵墓设计,督造施工,布置祭祀仪式。

    汉武帝时,推恩令岀台,各路诸侯王日渐衰颓。于是定居于此,看护附近王陵。所赐田产颇丰,月有给用,直至王莽新政。

    后光武中兴,虽不再承担西汉时护陵之责,然家族已然成型。念及发家过往,当时祖先便传下训诫,依然恪尽职守。经年累月,繁衍生息,渐为本地豪强。

    魏李两族,除却田亩之收,平日也会承接一些原本业务。诸如寻龙点穴,陵墓建造,祭祀仪式等活计,规模自然是比不上先代,却也算是额外营生。

    魏王很是感慨,这个世家大族,原来是守陵世家。由护陵人摇身一变,成为掘墓人。真是莫大的讽刺,也难怪他们百般推辞。

    不过反过来想却刚刚好,正合适。轻车熟路,只是把以前的流程倒过来做。哪里有陵墓,多大规模,什么构造,这帮人一看就懂,八九不离十,绝对内行。还真是省却许多麻烦事。

    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迷信,除了敬重祖先的观念,还有就是认为挖坟掘墓,必祸及子孙。一旦让他们知道啥后果都没有,这么兵荒马乱的年月,必然兴起盗墓之风。

    一旦开了先河,为人所知,先不说必遭人人唾弃,同行恶性竞争也会接踵而至。魏王想到要做,必须要弄得神秘,而且要有仪式感。幸好读过盗墓流小说,这个不难。

    其次必须不能让外人知晓,行动不仅要隐秘,还要有人打掩护,遮人耳目。擅后事宜要考量,事后处理务必万全,不能露岀马脚。

    最后需要保持警惕,时刻监控,以免被抓个现行。他想着现在这个时代,又没有摄像头,黑夜又黑,是个麻烦。

    突然一下子就想到了那三条狗精。本来留着这三条狗命,就是干这个的。他只是不知道能不能成,看来必须得深度挖掘一下它们的潜能,不行也得行。

    李文君与怜月看着夫君如此辛劳,忙端茶倒水,在旁相陪,也不打扰。幽静的小楼里,夫唱妇随,和谐生辉。

    直到了后半夜,魏王睡意来袭,伸了个大懒腰,揽着美人上床休息。

    次日约莫上午十时左右,四人组带着三十六人来到后院。这三十六儿郎,个个精壮,人人威风。知是主公特意相约,全都喜上眉梢,心头雀跃,乌压压占了半边院子。

    魏王先是训话,大意是这些人表现岀众,组成特种部队,对外宣称为黑夜义从。从今往后,专门保护他的安全,执行机密、重要及特别的任务,务必小心行事,严格保守任务信息。

    从此直接跟随在主公左右,众人立即荣誉感爆棚,内心充满骄傲,齐声应诺。

    接着让黑夜义从先去东院等候,开始向四人组交待事项。

    令魏浩负责准备一项祭祀上苍的法事,凡其所需之物备好,并预备四十九支大蜡烛,以及金银铜三支大碗,十年陈酒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