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83章 赤红龙旗扬城头 将军夜奔不知踪

    日头渐高,陵城。

    杨济道面色凝重、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毅地扫视着城外的数万汉军。终于,他下了决定,示意众人不必跟随,勒转马头,独自一人,向城门驰去。

    城门缓缓打开,杨济道策马而出,阳光映照在他那满是血迹的铠甲上,十分耀眼。他单枪匹马,气势如虹。

    汉军见状,纷纷骚动起来,数万人马如潮水般涌动,但杨济道却毫无惧色,他高举右臂,大喝一声:“对面的,请你们大将军沐君封前来相见!”

    声音在战场上回荡,如同惊雷炸响。

    汉军军阵中,一阵骚动过后,车骑将军昭苏、左卫将军尉迟驰、右卫将军卫布仝、左龙卫将军樊职阶、右龙卫将军公孙止等人策马而出,向杨济道行来。

    杨济道见沐君封并未现身,不禁眉头紧锁,怒斥道:“汉军就如此态度对待本将?诚意何在!”

    昭苏等人见状,连忙上前抱拳行礼,解释道:“杨将军勿要气愤,大将军未曾前来实在是事出有因。”

    杨济道疑惑地问道:“何因?”

    昭苏长叹一声,道:“昨夜陵城动乱之时,西门忽然打开,一彪轻骑快马迅速出城,冲破我军阻拦,奔入荒野。后据值守将军来报,言说是李玄贞策马冲阵出逃。大将军爱才心切,不愿如此英才白白埋没,故此点上亲卫精骑前去追了。”

    杨济道闻言,神色虽然不动,但其心中大惊。李玄贞乃是他授意放出城去的,若他落入汉军之手,那后果不堪设想。想到此处,杨济道不禁为李玄贞担忧起来。

    然而,此时的他已没有退路。杨济道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心中的情绪,沉声道:“本将为城内百姓计,愿开城投降,但有两点条件。”

    昭苏等人连忙问道:“请杨将军明示。”

    杨济道缓缓道:“第一,善待我城内百姓,不得滋扰;第二,善待我西军将士兵卒,不得虐待。若能满足这两点条件,我杨济道愿率全城军民归降大汉。”

    昭苏等人闻言,连连点头称是。他们深知,此时的陵城已是一座孤城,若不加以管理,只会让百姓们遭受更多的苦难。杨济道的条件也合情合理,众人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昭苏等人再次向杨济道行礼,表示同意他的条件。杨济道见状,也松了一口气。他转身回到城内,下令道:“打开城门,迎接汉军的入城。”

    随着杨济道一声令下,陵城的城门缓缓打开,城内的百姓和西军士卒们纷纷站在街道两旁,等待着汉军的到来。正午的阳光洒在空旷的街道上,映照出人们复杂而忐忑的心情。

    汉军众将见城门大开,纷纷下达命令,让部队有序入城。车骑将军昭苏、左卫将军尉迟驰等人策马前行,他们的身后是整齐列队的汉军将士。他们面色严肃,但眼中却闪烁着对胜利的喜悦。

    汉军将士们迈着整齐的步伐,穿过城门,进入陵城。各部军卒纪律严明,没有一人敢擅自行动,更没有一人敢对城内的百姓和士卒有任何不敬之举。随着汉军的到来,不仅没有给陵城百姓带来一丝恐慌,反而带来了一丝安宁。

    昭苏等汉军将领骑马行至杨济道面前,众将下马行礼,向杨济道表示敬意。昭苏拱手道:“杨将军深明大义,为城内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而做出此等决定,实在无愧于当今豪杰之美名。”

    杨济道回礼道:“昭公过奖了。本将也不过是顺应时势,为城内军民谋求一条生路罢了。今后,还望将军能够善待城内百姓和解甲归田的士卒,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