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0章 曾熙

    一周之后,中银香江的VVVIp客服专员——周媛专程打来电话,常乐委托的招聘助手一事已经有结果,相应的推荐名单和个人简历已经发送到常乐个人邮箱,请其查收。

    推荐名单上总共有10个人,无一不是当前时代普遍认同的精英。

    学历方面,个别起步都是985,大部分是清、北等名校本科。

    硕士、博士都毕业于北美常青藤,学的是金融、法务、财务等相关专业,有金融机构从业经历,不是一张白纸。

    常乐花上一个星期和这10个人当中的9个人一一见面,最后认定曾熙。

    换句话说,那9个人陪跑走个过场。

    曾熙,鹏城人,31岁,已婚,育有一女。

    本科毕业于光华管理学院,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毕业后进入吸血大乌贼——高盛,从事投资分析工作。

    半年前也就是2006年底从高盛离职。

    常乐当初向中银香江提出要招聘助手时,特意点名曾熙。

    没有想到,中银香江还真的就找到了。

    客观来讲,在这10个人当中,曾熙绝对不是最优秀的。

    无论是从从业经历、工作业绩来看,还是从个人形象上看,至少一半以上都比她要优秀。

    但是,曾熙确确实实是最合适的。

    为什么合适?因为是常乐的熟人,他认识、熟悉、了解,在前世。

    前世,常乐大学本科毕业后,磕磕碰碰、误打误撞凭借外形条件(毋庸讳言)进了一家颇具规模、在业界颇有名气,薪资待遇方面也相对丰厚的公司。

    当时,曾熙是常乐所在部门的主管。

    入职后,因为紧张以及经验不足,职场菜鸟常乐连续犯了多起错误,本来要被解聘开除,正是因为曾熙的包容和力排众议,他才没有被扫地出门。

    之后,曾熙还给与常乐足够的容错空间,让他一步步成长,从立足岗位到胜任岗位,乃至游刃有余。

    所以,前世,常乐非常感激她,两人关系非常好。

    也正是因为亲身经历,常乐对一个人的既有能力并不过分看重。

    他认为,只要有足够的回旋余地和容错空间,任何人都可以成长,成长的足够优秀。

    问题就在于,现实生活,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条件。

    金融区的一家咖啡厅。

    曾熙穿着黑色职业套装,化了一点淡妆,怀着稍显紧张的情绪来到这里。

    客观上讲,曾熙并不漂亮,或者说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曾熙与漂亮不搭界。

    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常年被知识熏陶和浸染,自然在气质上与学渣有所不同,看起来让人很舒服、很自然。

    “曾小姐,谢谢你从鹏城赶过来。”常乐说

    “常先生,您言重了。能得到您的认可,我非常高兴,这是我应该做的。”曾熙说

    曾熙完全没有预料到中银香江所说的富豪是如此年轻,她以为会是老头,至少也是一个知天命的中年男人。

    “中银香江应该已经和你交过底了吧。”

    “是的,常先生。中银香江已经提前介绍过情况,说您需要工作助手,但具体细节方面没有详细说,说是到了江州后,您会亲自介绍。”

    “嗯,我这么给你说吧,作为我的助手,工作性质并不复杂,就是代替我成立一家投资公司,并管理好公司,从事相关投资业务和交易市场活动……具体内容你可以看看这份合同,如果有异议可以提出来,如果没有异议你可以签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