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77章 小太阳

    “寒君,你这些日子都去哪里了?那些公公又是怎么回事?”

    楚泽压低声音,拉着沈鹤云问东问西。

    这些天他可没闲着,打听到了不少传言。越来越觉得其中蹊跷,深不可测。

    就拿囚禁在东宫的前太子来说,当年和太后一起因为谋反,把持朝政,被太上皇严加惩戒,就剩下他逃得活命。

    十几年来一直在生孩子,算下来足有三十七个。

    说不定寒君是其中之一?

    毕竟他来历不明,身上的玉佩作为凭证,到底也不太可靠。

    相比投胎转世,神鬼之说。

    楚泽还是更加愿意相信,寒君是流落在外的皇室血脉。

    “本来打算去钓鱼的,可惜,病了半个月。”

    “你病了?怪不得这小脸煞白。你那么大面子,能在宫里住,还有人伺候?”

    “嘘!之后再说……”

    就要进入考场了,他们交头接耳的,被考官警告地瞪了一眼。

    安分守己地闭嘴,坐到安排的位置上。

    被特殊照顾了……

    这一堆都是什么呀!

    糕点茶水,还有自己以前的小鱼缸。

    里面的水母居然还活着,不愧是永生水母……自己人都没了,它还好好的……

    第一天考的是经书文章,背书默写,和理解感悟。

    极速答完之后,沈鹤云一猫腰,偷偷离开考场。考官看到无语地过去把卷子收了,到底是年纪小,坐不住。

    要不是有人罩着,他这一走直接就能被刷下去。

    还没到提前交卷的时候。

    这点时间,能写出什么花来?

    随便看了一眼,咦?还蛮有意思的……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只用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其中深意更是剖析得,猜透了人心。

    压根不像个小孩子能写出来的东西。

    就像个七八十岁的老学究,随手为书做注释一样,简明扼要。

    “大人,您这就出来了?”

    德庆刚想偷个懒蹲下,人就快步跑了出来,还带着个古怪的鱼缸。

    “走吧,出发去吴老先生家。”

    找书重要。

    本来想回宫里拿鱼竿钓一手,算了!先抓紧时间!

    “咱们不回宫吗?”

    “待会儿回。”

    德庆想着要不要给德福公公传个消息,派了个侍卫回去通知。

    一行人往吴琦家去。

    “老爷!御驾来了!”

    “什么!”

    正在晒太阳读书的吴琦,眼皮直跳,手里的书都掉到了地上。

    会是哪位?

    陛下又偷跑出来玩?

    还是……

    战战巍巍地起身,小声询问侍从,“公公是哪位?”

    只要不是德福都好说!

    “是德庆公公。”

    陛下身边跟着的是朱雨,德字辈的应该是德福公公带出来的小辈。

    那就应该是寒君了。

    他不去考试,来找自己做什么?

    “别停在外面,开侧门,把马车停进来。”可不能被人猜到,越少人知道此事越好。

    当时太上皇大张旗鼓地来带人走,大家的视线都聚集在诗会上,压根没多少人注意到。

    还有人来问他,寒君是不是攀上什么富商了?

    连朝中都鲜少年轻臣子见过太上皇,更别提这些来科考的新人了。

    领居却有点怀疑。

    同朝为官,那辆马车的规格可不对劲。

    又来了。

    蹲点大半个月终于给他蹲到。

    驾马车的果然是个公公,白面无须,看身形只是个十几岁的青年。

    奇怪,陛下身边可没有这个年龄的太监。

    跟着的侍卫规格,没错啊,应该是身份贵重之人……

    哼!

    老匹夫,终于抓到你的狐狸尾巴了!

    马车驶入侧门,吴琦恭敬地等候在旁,管他下来的是谁,先行礼总是没错的。

    “拜见贵人,日安万福。”

    “吴老先生,书找到了吗?”

    清澈稚嫩的声音,果然是寒君。

    前几天才布置下来的任务,“您是要找专门介绍虫类的书籍,还是有所提及的百科一类?我和弟子日夜翻找,还未发现。

    可有更多信息?作者名,书名,或者何时出版?”

    “作者,应该是文秋。”

    “啊!原来是文先生!他确实有许多杂书,最着名的是《三叶文集》,小词幽怨藻丽,诡艳刺骨。太上皇年轻时格外喜欢,仿写有《三叶文选》《一叶知秋》。”

    等等!

    谁仿写秋水仙君的词句?傀儡这么智能?

    除非这个傀儡有秋水仙君的神识分身,或者……秋水仙君自杀后的尸体,被炼成了傀儡……

    尸体等级越高,保有灵智的可能性越大。

    真说不定……

    毕竟是仙君尸体,跟一件现成的仙器有何区别。

    “嗯…有关于虫子的书吗?”

    “我也不知道,文先生涉猎众多,小词成就最高,至今无人超越。

    一起去找找看吧。”

    谈及喜欢的词人,吴琦一个没忍住滔滔不绝,拉着沈鹤云就往书房里去。

    连为何不去科考都忘记问了。

    书房里做成了大学堂样式,书多得放不下,像墙壁一样,堆得满满当当。

    徒弟们零散地坐在书桌上,地上,阶梯上捧着书苦读。

    见吴琦进来,只轻轻拱手。

    只有轻声翻阅书页的沙沙声,安静得能听到呼吸。

    “嘘!在那边。”

    吴琦指了指其中一个书架。

    果然,过去一眼就找到了三叶文集,这里都是文秋写的书吗?

    看名字没有一个带虫。

    得翻开慢慢找了……

    天色渐晚,钟林考完回来,在一旁安静复习。他有事找沈鹤云,却也不急于这一时。

    早上的考试他很有把握,答得贴近主题,默写也胸有成竹,势在必得。

    不过沈鹤云他好像早退了,不知是为何?

    “《集野录》,找到了。”

    证道的书找到,其他杂书都是秋水仙君升仙后,在天雷殿闲来无事写的,看笔名就知道了。只有这一本叫文秋,其他用的秋水二字。

    大家似乎都默认这是文秋的雅号,不以为意。

    里面的内容,细得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