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章 电视机

    4、电视机

    上完梁后边的工序就是上瓦。老五从周家庄买回了新苇箔,大工将苇箔在椽上覆盖整齐以后,用小的寸钉,将苇箔固定好,然后将麦秸泥均匀的涂在苇箔上,等第二天所有的黄泥硬整,才能上瓦。

    老五又从大队窑买回来新的红瓦,替换了原来的老式青瓦。大家看着这红顶的屋面,不由得赞叹道,这红瓦屋面,在长安堡子也算是头份了。

    房屋主体竣工,泥墙还需要一种重要的原料,就是白土。白土其实就是稻田附近常年流水过的泥巴,颜色发青,刷到墙面干燥以后就是青白色。离得最近的禹湾就有,但没有高桥、沣峪口一带的细腻。以前新房建成,平时过年过会打扫房子,这都是少不了的。老五套上车还专门跑了一趟高桥,拉回来几马车。

    经过一个多月,一座全新的三间鞍间房就重新屹立在老五的院子里。

    除了红顶的洋瓦成为当时的村里的头份,更换的新式窗门,竟然安装了玻璃。这让村里的人无不羡慕。不知道是谁编了一首童谣,后来这首童谣也在长安广泛流传:

    玻璃窗子玻璃门,

    里边住了个杜鲁门。

    杜鲁门高鼻子,

    爱吃秦镇的瓤皮子。

    辣子呛了一鼻子,

    跑到河里洗鼻子,

    河马蹬了一蹄子。

    ……

    看着新修好的房子,老五内心不禁感慨“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好哩!”

    搬新家的这天晚上,老五让淑珍特意炒了几个菜,全家五口人围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

    老五让娘住到后边的鞍间房,可老人坚决不愿意,说前边的老房住惯了,让他们和娃搬。老五一再强调,说老人要住在后边上房,他们年轻人才应该住在前边厦屋。可老五娘说新社会了,不用那么多讲究哩。再说后边的新房潮。老五也就同意了,和娃们搬到后边。

    吃饭的时间老五和大家商量“妈!你看这新房修好哩,我跟前还有点闲钱,我想给咱家里再添置一件家当。”

    “你想置啥?”老五娘满脸疑惑。

    “我想给咱买个电视机。”

    黑蛋和玲玲听了高兴的拍手大叫起来。

    一听电视机老太太倒也不是不知道,村里已经有几家买了,老太太也听对门子的奔颅子娘说起过,虽然自己没有见过,但这新物件老太太倒也听过。

    “咱屋里在旧社会也是大户人家,你爸当年在,家当在长安堡子也算是头份。前些年咱家受批斗,日子过得不如人,可现在新社会了,成份也不讲就了,这几年你慢慢的也好了,咱还是要昂着头把日子往前奔呢。你要想买就买!”老五娘语重心长的说道。

    家人听了都高兴的不得了。

    这电视机是徐精明在五零四所收破烂时,碰见一家说买了大尺寸的新电视机,12寸黑白电视机不要了要卖,徐精明回来后就把这事给老五说了。

    正吃饭间对门的奔颅子过来串门笑嘻嘻的说到:“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了!”

    老五赶快起身招呼道:“来,快坐!”

    众人赶快起身相迎。淑珍去厨房给拿了一双干净的筷子。

    奔颅子落座后,老五赶忙给倒上酒。老人和俩娃也都吃的差不多了,也就顺势散了。

    淑珍撤掉吃剩的菜,又重新在厨房拍了个黄瓜,炸了一盘花生米。

    俩人喝了一会儿,见四下无人。奔颅子悄声说道:“我过来给你要说个事。”

    老五抽了口旱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