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制造焦虑,找合作人

    古代史的课程在叶辰龙神游天外的状态下结束了,老师刚走,叶辰龙就走上了讲台。

    班上一个同学都没有走,不一定都对兼职赚钱感兴趣,一部分人对这个新同学很好奇,前几天还表现平平的叶辰龙突然“一鸣惊人”?

    现在还不就行网文小说,如果十几年以后,有类似变化大的,肯定会被人怀疑:开挂了?还是重生了?

    在前世的时候,叶辰龙在上了N次讲台后才不紧张,还多次去参加过辅导机构的巡讲师,咨询师培训。

    他原本内向,不爱说话的性格,后来那么能“侃”,完全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社会才是最好的老师。

    前世很多时候叶辰龙在制造焦虑,觉得自己在“忽悠”学生去考研,但是他在这个行业待了十余年,在考研方面的认知对99%的第一次考研的人都有帮助,对70%的第二次考研的人有帮助。

    “大家好,很多人可能对我还不太熟悉,我首先做下自我介绍。”

    叶辰龙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一个个稚嫩的脸庞,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他决定摊牌了,一个四十岁的人了,40岁的灵魂了,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不应该做事情有那么多顾虑,何况面对的只是一群“孩子”。

    十几年后,互联网高度发达,在某音某手上经常有各种人生感悟,其中提到,大部分普通人到在35+岁以后,才明白这个社会的真正生存之道。

    问题在于35+岁以后,有几个人还有勇气不顾一切的去拼搏,去折腾。这个年龄有了太多的顾虑。

    当你明白该怎么奋斗之时,残酷的现实已经把你的所有棱角磨平。

    “我其实高考分数过了一本线。”

    这个他从来没和同学说,也没必要。

    叶辰龙跟前世的一个卖保险的人学习的,当你和人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

    还需要一直引导着话题,让别人跟着你的思路走。

    叶辰龙也运用了讲座的一些小技巧,首先应该“镇”住大家。

    十几年以后得那些“专家”开各种讲座,刚开始都是自我先一阵吹嘘。

    是真是假,在你被引导话题的时候已经不重要了。

    当他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下面很多人果然露出了惊讶,困惑的表情。

    “肯定大家很疑惑,我为什么选择咱们学校,这肯定有我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一本,二本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没有太大的区别,无所谓就是二本的去了一个普通中学当老师,好点的在县城,乡镇,不好的就扎根基层农村。而一本的毕业后,可以大概率在各市区的中学任教。”

    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大部分人不知道。叶辰龙的话在安静的教室显得非常清晰,每个人都认真的听着,有的还习惯性的做起笔记。

    叶辰龙也没提什么考研,如果他说十几年后,没有研究生学历,大部分县城中学老师都没有资格,肯定很多人不信。

    来日方长,等以后他怎么也得“说服”大部分人去考研,去考名校的研究生。

    “工资待遇方面,差的也不会太多。有的乡镇普通中学每月不足千元,如果留在市区,也不到二千元,包括咱们所在的省会城市。

    我的目标是以后去一线城市,最起码也要留在省会。

    想留下来,就不得不面临很多问题—买房。

    我了解过,现在省会的房价已经超过三千元了,而四年之前才一千多元。

    以后等我们毕业,四年以后房价会到多少?

    细心的同学,可以留意下未来四年房价的变化。

    我们都是学历史的,只能以史为鉴,古代那些繁华城市的房价越来越贵,是因为那些城市的人越来越多。历史往年都是循环的。

    再看周围几个经济发达的国家的房价的变化,这个是市场基本规律,不管什么经济体制。

    我们虽是学文科的,最简单计算应该都没问题,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买起房?高昂的房价根本不是现有的工资可以买的起的,除非你的父母帮你买。”

    至于双职工,还有贷款的事情,叶辰龙也没必要提。

    “你可能会幻想着,工资以后会涨,也会幻想着房价会降。

    是的,就是幻想,如同幻想自己可以买彩票中大奖,幻想着自己可以遇到高富帅,遇到白富美。”

    现在的学生笑点很低,这两个幻想迎来了满堂欢笑。

    话题比较沉重,叶辰龙只能让大家放松一些。

    “大量人口的涌入城市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房价会降吗?至于工资,肯定以后会涨,问题在于谁敢说自己工资涨幅会大于房价的涨幅?

    会有人问,不买房难道不可以吗?

    租房难道就不行?

    当然可以去选择租房。

    除非你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

    以后未来的婆婆,未来的丈母娘也不会同意。”

    一群刚成年的孩子,又哈哈大笑。

    这个没有人给他们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