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36章 卖基地

    举国哗然这其实是有一点点夸张了。

    实际上这次空难相对而言属于比较保密的。

    只有特点的民航圈子内才会流传。

    另外,这也是民航二改之后,首次地方航空公司出现的重大事故。

    民航一改中,第一位东北航空,早就凉了好几年。

    因为大众廉航的原因,山城空难有一部分乘客提前安全落地了。

    还有3个日本人和一部分国内乘客不幸遇难。

    而事故原因,西南航空还在和民航掰扯关系。

    是民航,不是民航局。

    民航一改,诞生了地方航空和5大区域航空(有东北航、但没有国航和北方航空)。

    民航二改,诞生了国航、北方航空、北方航空消失。

    在民航三改以前,很多省份是空有航空公司的名头,实际上还是挂着民航的牌子。

    也就是说,从50年代诞生的第一家民航,其实到了88年还是存在的。

    甚至现在依旧存在。

    只是更多的时候,它就挂靠着民航总局这边,成了小透明。

    只有给各大航空公司查漏补缺的时候,会偶尔冒出来一下。

    此次事故除了损失一架飞机以外,还需要赔付巨额的赔偿金。

    按当时的标准,国内乘客赔偿金额是5万元一位。

    三个日本人的赔偿金才离谱,一共是150万美元。

    为此,东京电力提出的辩解,这三位是他们公司优秀的技术骨干。

    再说了,人命是无价的。

    50万美元,对于普通人而言,天文数字。

    出国留学的学生,从正规渠道最多只能兑换一千美元的生活费。

    可想而知,这50万的含金量是多重。

    另外,5万元的价格也不便宜。

    89年,首都老房子交易价格,一间房子也不过是4-6万元。

    5万元,差不多是国企的双职工家庭,30年的存款才能勉强储备的。

    如果按23的房价计算,这等于航空公司需要给每一名赔付接近一千万的赔偿金。

    总之这个价格也很高。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

    领导的孩子出事故,和普通农民的孩子出事故能一样吗?

    它不一样的。

    在92年,首都介绍信制度取消前,坐飞机的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要么是名校的学生、要么是国企、央企、单位骨干,要么就是团级或者处级以上的干部,干部子女。

    这些人没了,总得多赔钱吧。

    为此,5万元似乎也不算多。

    几个责任方对簿公堂。

    不是法院,而是民航总局。

    西南航:“首都机务组是民航的人员。”

    “现在飞机没有修好,那就是机务人员的责任,也就是民航的责任。”

    民航也有意见。

    “我们这边这么多修飞机的,其它公司的飞机都没有出问题,就你西南航出了问题。”

    “领导,你说这是不是他们的责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最终上级领导裁定,由于机械故障引发的重大空难事。

    这次空难的责任方为民航方面。

    此外,西南航也有一部分责任。

    飞机都没有修理好,怎么就着急着让它上天呢?

    西南航赔付了一百万,总算是撇清了干系。

    民航这边就要抓瞎了。

    会计很为难:“领导。这国内乘客的赔款,还能解决。”

    “可,这150万的外汇怎么弄?”

    民航的国际航线都交给了6大航运营,手下只留有少部分城市运营。

    这完全没有外汇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