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338章 智慧城市

    近年来,市公安局破案率迟迟保持在同一水平,不高不低,没有突破。虽然社会治安过得去,但是张政禹却不认可。

    明明可以做的更好,但是却没有更好,这就是怠政的表现。

    张政禹抽时间去调研了几个基层派出所,只谈问题,而且一定要谈切实的问题,虚头巴脑的一律不听。

    基层民警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取证难,尤其是视频取证难。

    市里的监控管理权限比欧洲地图还乱。有区级公安管的,市级公安管的,有交管局管的,有交警支队管的,相互之间都不互通,一旦发生应急情况或者治安案件,光找谁在管监控都得协调半天。

    更要命的是,这些监控设备彼此型号各异,近几年新装的还好一点,有的老型号拍出来的画面马赛克似的,根本没法看。更别提一些小区物业或者家属院的监控,因为常年没人打理,坏的监控比好的还多。

    比如某小区发生一起盗窃案。按照正常程序,公安立案取证,调取监控画面,在户籍信息库比对出来,找到嫌疑人直接抓人就行。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就不行了,小区监控一查,坏了。调取路段监控,打电话找一圈,找到管监控的单位,一看监控视频,要么是死角,要么又坏了。

    这样循环反复,办案效率大大下降。

    基层民警是苦不堪言,而市公安局虽然想推进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装摄像头简单,但是要统一管理,由哪个单位牵头管、怎么管,怎么确保安全和效率,都不是市公安局一家能说了算的。

    在听了市公安局和基层派出所的意见之后,张政禹也发现,这些年江东的社会治理方面确实不够先进。

    随着城市不断扩大,社会治理的问题和难度也会呈几何倍数上升,以前那套老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方向,必须做出改变。

    一个词汇从张政禹脑海中出现——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存在管理混乱的单位远远不止公安一个,包括市场监管、城管、环卫等路面单位,完全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面对应急情况也无法快速做出反应。

    因此构建一个统一的,能快速指挥调度的平台非常重要。

    张政禹下定决心要做两个事,一是要对公安指挥中心进行改革,二是要成立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按照要求,市公安局打了9600万元的经费请示,要对全市的监控摄像头进行改造,并且接入公安指挥中心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