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五章 狼头山的背景

    后来范剑才告诉我,九冥镇是在阴间的取的名,九冥镇还未复制进第四维度时,名叫—九姜镇。

    九姜镇的南岙村,有座狼头山,之所以取名狼头山,是为让大家彻底记住那只狈。要说那件事情的起因,发生在二战时期,也就是范剑的曾祖父一代。

    当时日寇侵华,民不聊生,那座山常有猛兽出没,因此,没有人愿意大老远跑到山上去种地,当时的狼头山也没有名字,大家也不在乎那山,猛兽不下来吃人便罢。

    鬼子门占领东三省和华北平原后,又进军东南亚,十月二十一日,广东一带沦陷。

    在鬼子们的强烈攻势下,九姜镇迅速被占领,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南岙村在当时是最后一个被攻下的。

    范剑的曾祖父是一名八路军,当时在狼头山下和鬼子们展开游击,可是没过多久,八路军节节败退,被鬼子们围上狼头山。

    鬼子们装备精良,指挥部为了减小伤亡,决定撤离,那支游击队孤立无援,只能等着被围剿。

    当时的游击队处境艰难,山中有野兽,山下有鬼子,十六名的游击队最后只剩四人,范剑的曾祖父便是其中之一,名叫范永徽。

    鬼子们步步紧逼,时不时派出一支小队上山,几天下来,游击队成员身受重伤,弹尽粮绝,范永徽或许是运气好的缘故,加之体格强健,倒没啥大碍。

    他们明白,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游击队的三人都想着和鬼子拼命,誓死不当俘虏,但范永徽不像那三人生命垂危,范永徽有着谋生的念头,但单枪匹马、弹尽粮绝,想突围出去是不可能的事。

    身为八路军的范永徽,他不想死,更不想被俘虏,他想的很清楚,鬼子占领这座山,山中如此多的猛兽鬼子也不好对付,要说鬼子经常在山中巡逻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唯一的出路便是躲进深山。

    范永徽心中充满无奈和不甘,为了本能地活下去,他抛下队友躲进山中,寻找容身之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范永徽很快便找到一个山洞,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他用石头将洞口掩上,依靠山林存活,渴了喝河水,饿了吃树皮野果,在山洞中休养了几天。

    然而范永徽逃出来时是轻装简行,鬼子们也不傻,督战队长上山后发现,游击队当时的营地有四个人的生活痕迹,而最后只有三具尸体,他猜测其中一人躲了起来。

    这也就留下了个隐患,当时的鬼子被八路军游击打得苦不堪言,他们进兵,八路军就退,他们驻扎,八路军就袭扰,他们苦战,八路军就猛打,他们退兵,八路军就追击。

    一支被人看不起的武装小队,在熟悉的地形合理运用此战术,能让百来号甚至数百人吃尽苦头。

    为首的鬼子高桥少佐是个谨慎之人,他深知游击战的可怕,若留下隐患,他怕被上级怪罪,于是高桥少佐下令连夜搜山。

    不出多时,鬼子便找到了范永徽的藏身之所。

    一名鬼子搬开洞口的石头,当他发现躲在山洞里的范永徽后,鬼子立马开枪射击,但当时洞里光线不好,那名鬼子又恰好是个新兵,第一枪打空了。当时的日本人配备的都是半自动步枪,想打第二枪必须得拉大栓把弹壳推出来。

    鬼子想打第二枪,在千钧一发之时,鬼子手上的春田99式卡壳了!

    范永徽当时吓得几乎尿裤子,但事实上,那名鬼子也很慌张,范永徽发现鬼子的枪卡壳后,当即扑上去和鬼子扭打起来,当时的日本人身高普遍较矮,范永徽有一米八的个,身材壮实,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范永徽压在鬼子身上,扯下他的头盔,对那新兵的头一顿猛砸,硬生生将其砸晕过去。

    前后一分钟的功夫,按理说这么大的动静指定会引来鬼子,但那山洞之外迟迟没有动静。

    通常,日本鬼子为了避免出意外,搜查队起码两人一组。但当时中国人普遍营养不良,一个鬼子赤手空拳都能撂倒四个农民,搜一个弹尽粮绝的八路军根本不必如此谨慎,加之鬼子兵力都在前线,占领之地其实也没多少兵。

    因此,当时进洞的,确实只有一名鬼子。

    范永徽也不傻,附近必然有其他鬼子,这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迟早把他们招来,范永徽立马冲出山洞玩命的狂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