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97章 陈凡论将,赵魏人杰

    若是换做任何一人,白起都不可能说这种话,但陈凡到底不同,哪怕白起从不以权谋私,但他对于陈凡还是要宽容许多。

    而后陈凡又对白起讲了自己在秦王嬴稷面前的进言,说了自己的应对策略,白起听得很是认真,他对于陈凡一直是相当尊重的,从来不会因为他的年龄而产生轻视。

    即便他在最初教导陈凡兵法时,也是如此,那时陈凡韬略认知并不妥当,观点稚嫩,想法不切实际,但他依旧愿意倾听。

    等陈凡讲完,白起点了点头,“很不错的想法。只要魏国攻韩,便是最适合的出兵时机,虽然并非最好的。”

    行军作战,讲究师出有名,直接出兵攻魏,和攻魏救韩,那是两个概念,尤其是后者一旦达成,必然能够减轻大秦外部压力。

    至少可以争取到齐燕等国的友谊,让他们在这场战争中选择坐视。这就是师出有名的好处,毕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哪怕本质上大秦要做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改变,但却能够解决很多麻烦。

    这也是为何白起说,这是最适合的出兵时机,当然了,有得必有失,这个时机最合适,却并非最好的。至少有一点儿,大秦选择按兵不动,会失去先机。

    “那你觉得,这些人中,哪些人值得注意?”白起指着案几上一叠情报,正是陈凡之前在静泉宫内看到的那些。

    武安君白起,爵大良造,掌一国之军政,如今大战在即,这些资料,他这里自然也要有一份。不过,既然能称为机密,倒也不会真的烂大街,至少目前这些信息,唯有秦王嬴稷手上一份,还有白起手上一份,其他人别说持有,便是看都没资格。

    孙子有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这便是庙算,越是经验丰富的将领,越是喜欢战前庙算,越是面对规模大的战争,庙算便越重要。

    古者兴师命将,必致斋于庙,授以成算,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然后遣之,若是连这一步都做不好,那一场战争便已经失败三分。

    虽然战争真正发生时,三军统帅的临阵反应很重要,也能决定胜负,但庙算的重要性,并不在于战争时细节的战场反应。而是在于国力对比,资源调度,战场环境等等一切宏观层面,进行推演。

    这也就是战略推演,而到了战场上,那叫战术执行,两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单论一项而论其重要性,都是不可取的。

    所以,这些天白起一直进出王宫,与秦王多次商讨,并非像外界看到的那般,什么也没做,实则他们已经对此谈论了很久,也做过很多推演,这种推演并非脑袋一拍,便脱口而出,而是要切合实际,将无数难处摆在明处,以最好以及最坏的预估出发,对战争过程,结果进行推演。

    这个时候,这种机密情报,就显得极为珍贵了,大秦在他国用间极多,能探听到很多珍贵情报。这些珍贵的情报,有时候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同时又能反映出很多东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