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5章 迎战刘蓉

    5月22日清晨,大渡河水依旧湍急,石达开依旧无法渡河

    骆秉章这边,已经让杨应刚和岭承恩与唐友耕完成了换防,如今在富林的部队,是杨应刚和岭承恩的生力军

    骆秉章不能让石达开渡过大渡河,骆秉章心里明白,现在就是和上天抢时间

    一定要在石达开渡河之前,剿灭大渡河北岸的太平军,所以这次骆秉章派刘蓉亲自领军,统一指挥杨应刚和岭承恩

    刘蓉领着杨应刚和岭承恩两部八千多人,向着石定清的方向杀来,此次作战

    骆秉章已经调集了紫打地附近所有能野战的清军,如果还失败,骆秉章在大渡河以南剿灭石达开的计划,就会破产

    骆秉章当然不允许计划破产,所以此次除了派刘蓉亲自督战之外,骆秉章连自己的五百亲兵也一并交给了刘蓉,如果前方战事不顺,骆秉章要刘蓉把亲兵全部压上去,做最后一搏

    22日下午,刘蓉到达了石定清所在的位置,一番整顿和排列之后,刘蓉令杨应刚作为先锋,率领本部人马进攻

    杨应刚部有四千多人,收到命令,当即带兵向着山腰前进,石定清在山顶,让张布全军待命

    然后石定清身边留了一百拿抬枪的系统兵保护自己,剩下的595个系统兵,全部派了出去,安排在半山腰迎战杨应刚

    本来张布作为第一师第一旅的旅帅,石定清作为第一师第四旅的旅帅,应该是石定清听张布指挥

    不过现在石定清的力量比张布强,加上石定清是石达开的义子,所以石定清指挥张布,张布也没有拒绝

    石定清看到杨应刚向着山腰前进的那四千人,劈山炮和炮兵在外两侧,抬枪兵在内两侧,鸟枪兵在中间,大约有两千人

    刀矛兵在后面,大概有一千五百多人,杨应刚和他的亲兵,在最后,有五百多人,全军总共有四千多人

    在历史上,杨应刚能偷袭石达开在马鞍山的粮草大营,毁掉石达开所有的粮草,说明杨应刚部是有一定战斗力的,否则也无法击溃石达开看守粮草的守军

    石定清不敢大意,当即对半山腰的系统兵下令到,只要敌军进入了五百米之内,100门劈山炮就可以射击,敌军进入300米之内,抬枪兵射击

    很快,杨应刚火器部队,就已经距离半山腰的595个系统兵不足五百米了,500名系统兵操作100门劈山炮开始了左中右三段式射击

    杨应刚命令他的炮兵还击,不过,唐友耕的前5个营,每个营多加了一个炮哨,每个炮哨有了20门劈山炮,唐友耕才有100门劈山炮

    杨应刚手下的营,可没有炮哨,无法和唐友耕的部队火力相提并论,杨应刚的四千人,总共才装备了20门劈山炮

    虽然抬枪有500支,鸟枪有1000支,与唐友耕部一样,但是炮少了,杨应刚在500米这个距离上,吃亏啊

    不过好在,劈山炮装填火药要1分钟才能发射一次,杨应刚命令炮兵一次性把20门劈山炮的炮弹全部打向太平军

    打完之后,杨应刚下令全军,除了炮兵之外,全部冲锋,一分钟的时间,正常来说,在平地上,足够清军带着负重,冲锋300米,但是从山下往山上,就只能冲锋200米了

    一分钟后,系统兵再次操作劈山炮射击,因为是左中右三段式射击,所以,一分钟的填装时间,一分钟可以发射三次

    166门劈山炮,每一次射击,都能让清军倒下上百人

    清军在付出了三四百人的代价之后,终于冲到了距离山腰的系统兵300米以内,然后95个抬枪系统兵,开始射击

    这个时候杨应刚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在山下,抬枪兵往山上攻击,虽然距离也是300米,但是山上的抬枪能打到他的部队,他的部队打不到山上的敌军啊

    杨应刚不得不下令,让部队顶着炮火前进,拉进与太平军的距离

    石定清此时,只是不断下令,劈山炮和抬枪对着杨应刚的抬枪兵和鸟枪兵集中火力射击

    砰砰砰,抬枪的射速也是一分钟一次,分成左中右三段射击,能够20秒射击一次

    杨应刚的部队前进50米后,下令抬枪兵射击,结果发现还是同样的问题,山下打山上,吃亏,射不到敌军,却能被敌军射到

    抬枪兵无奈,也只能继续前进,缩短射击的距离

    此时杨应刚的部队,接受了4次劈山炮的攻击,接受了1次抬枪的攻击,伤亡了五百多人,伤亡已经超过10%了

    半分钟后,杨应刚的抬枪兵跑到了距离半山腰系统兵200米的位置,几百抬枪兵开始射击,一阵火力输出之后,系统兵倒下了6人

    十秒后,拿着抬枪的系统兵和控制劈山炮的系统兵再次开枪,唐友耕部倒下了一百多人,劈山炮和抬枪打的可是散弹,一枪下去,打倒两三个人都很正常,距离越低,伤害当然越大

    此时的杨应刚,心里把唐友耕的祖宗都骂了十八遍,如果这些太平军拿着的不是唐友耕的装备,杨应刚怎么会损失如此惨重

    随着双方的互射,距离越拉越进,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就算这个时代清朝的火枪威力很小,准度很差,但是架不住口径大,打的是散弹啊

    十几轮互射之后,终于,杨应刚前面的部队,和系统兵交上手了,拿着抬枪和控制劈山炮的系统兵纷纷丢下了抬枪和劈山炮,拔除了大刀,与清军展开了肉搏,惨烈的白刃战打响

    杨应刚部的近战兵种,披甲率不到20%,训练和战斗意志也不如唐友耕部,只是单纯的靠着人数优势,才能与系统兵暂时僵持不下

    刘蓉见杨应刚的部队冲上了山腰,与太平军展开了肉搏,急忙让岭承恩也带着他的四千土司兵,加入战斗

    土司,那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做事稳当的人,前方战事胜负未分,岭承恩怎么敢让自己的土兵冲上去

    只见岭承恩不动如山,根本不鸟刘蓉的军令,彝族的土司,对太平军不感冒,对清军更不感冒,石达开给钱买路时,他们就给石达开让路

    之后骆秉章给了更多的钱,让土司帮忙剿灭石达开,并且承诺,剿灭石达开之后,石达开部的全部财产,都由土司自行分配,骆秉章分文不取,所以土司们又处处为难石达开

    土司这玩意,就是个墙头草,谁给钱,就给谁办事,有威胁他不会上,不过土司也是有很强的实力的,如果想要剿灭土司,那也会付出巨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