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4章 汉源县攻防战

    太平军如同潮水一般涌来,声势震天。

    唐珏麟听到声音,心知必须提高赏赐才能激发士气。他迅速地做出决定,大声喊出新的赏赐额度。

    “射击一次,赏一百两银子!”他的声音在战场上空回荡。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高额赏赐,也没有人敢把头探出城墙。士卒们尽管心动不已,但是面对500拿着抬枪的太平军,他们仍旧无法鼓起勇气。

    毕竟赚了钱,那也要有命花才行啊,10秒后,唐珏麟听到太平军已经冲到了城墙下,唐珏麟又急忙下令,将金汁全部泼向太平军。

    守城的清军听到命令后,躲在城墙之下,端起铁锅,举过头顶,仅仅用了30秒的时间,就把全部的金汁都泼向了太平军。

    陈云飞部的太平军,全都有大木盾,大木盾能覆盖全身挡箭,自然也能覆盖全身挡金汁。

    唐珏麟部的金汁几乎全部泼到了陈云飞部的木盾上,泼到木盾上的金汁,那杀伤力几乎为零。

    唐珏麟如果有战场经验的话,就会知道,泼金汁的权限,最好是下放到基层军官手上的,比如什长,应该让什长自行决定,到底该什么时候泼。

    不过唐珏麟没有战场经验,他手下的团练也没有战场经验,也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这就是老兵和新兵的区别了。

    经验丰富的将领,不光他本人的指挥水平高,他手下的将士,也个个久经沙场,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又有什么是不能做的,所以整支部队,才能进退有度。

    而唐珏麟目前的情况,很明显,进退失度了,唐珏麟心慌,他手下的团练,心就更慌了,团练心慌,一群刚刚招募的乡勇,还能平静下来吗。

    答案很明显,眼看唐珏麟的两张王牌,鸟枪和金汁,对太平军几乎都没有效果,乡勇一个个士气低下,直接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唐珏麟并没有放弃。他深知在战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他再次下令,让团练们使用火枪进行反击。

    虽然火枪的射程和威力都不如太平军的抬枪,但在这个近距离的战斗中,却也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一些太平军被火枪的突然反击打乱了阵脚,他们开始后退。

    然而,太平军的攻势并没有被完全打退。500拿着抬枪的太平军迅速向城墙之上拿着鸟枪的团练进行反击。

    而后退的太平军,在基层军官的组织之下,他们再次聚集起来,顺着云梯登上城墙发起了猛烈的攻击。这让唐珏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必须想出一种办法,来抵挡太平军的攻势。他环顾四周,看到了一些被丢弃的火药罐。他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

    他让团练们把火药罐点燃,然后扔向太平军。火药罐在空中爆炸,炸伤了许多的太平军。这个办法果然有效。太平军的攻势被暂时打退了。

    然而,这个胜利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陈云飞当即下令,吹响总攻号角,让二卒,三卒,四卒,五卒,发动总攻。

    在陈云飞的号令下,太平军们以更加猛烈的攻势向城墙上爬去。云梯被迅速地推向城墙,顶端倒钩在城墙上勾挂住,为后续的太平军提供了攀爬的便利。

    每个云梯处都有两到三个太平军扶稳云梯,以确保攀爬的稳定。(因为377人只有170副云梯,所以有37副云梯,是3个人控制)

    当一个或两个太平军成功地顺着云梯爬上城墙时,唐珏麟的内心充满了焦虑。

    他急忙下令一营的清军阻挡这些已经攀上城墙的太平军,同时命令二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支援一营。

    然而,装备简陋、缺乏训练的唐珏麟部清军,即使他们拼尽全力,也难以抵挡住太平军的猛攻。

    在这场殊死搏斗中,清军和太平军的士兵不断地在城墙上倒下,甚至在城墙上留下了大量的尸体。而唐珏麟也不得不承认,他已经陷入了困境。

    这个时候,唐珏麟又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如果他把自己手下最能打的三百团练放在第一线,把太平军的进攻打退之后,重整旗鼓,总结失误,或许还能和陈云飞一战。

    可惜,唐珏麟舍不得动用自己的核心武装力量,而是让一群乡勇顶上去,而那群乡勇,本来就在崩溃的边缘,武器又差,稍微好点的人,才拿一把一米五左右的叉子。

    唐珏麟的错误决策在这个关键时刻造成了致命的后果。当太平军登上城墙并与他们展开肉搏时,新兵和老兵之间的差距瞬间显现出来。

    陈云飞部的人,全都是老兵,陈云飞之前可是一师的。

    太平军一个个到了城墙上,把木盾放在身前,全力一跳,就向着乡勇扑了上去,乡勇看到木盾上的金汁,没能克服本能的恶心,纷纷向后退去,大部分太平军,很轻松的就跳到了城墙上。

    一些太平军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登上城墙,但这并没有影响大局。那些成功登上城墙的太平军,手持腰刀,高举木盾,开始疯狂地砍杀。他们的行动为后续的援军打开了通道。

    城墙下的太平军也不甘示弱,见队友已经登上了城墙,他们也跟着爬了上去。在一开始的战斗中,乡勇们凭借人数优势能和太平军的老兵们抗衡。但随着更多的太平军涌上城墙,乡勇们的人数优势不再,局势瞬间转向了下风。

    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乡勇们就伤亡了三十多人,最终彻底崩溃。这些乡勇们原本只是为了赚取一天一两银子而参与守城,他们并没有为知县拼死去战斗的想法。面对这种情况,他们选择了逃跑。

    唐珏麟的错误决策导致汉源城墙彻底失守。

    唐珏麟在见到前线乡勇的崩溃后,立刻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

    他深知,如果让乡勇们继续溃散,不仅会失去最后的抵抗力量,还会影响到整个战局。

    因此,他迅速命令身边的三百团练组成督战队,阻止乡勇的溃散。

    团练们迅速行动起来,大声呼喊着“不要乱,顶住”等口号。

    试图稳定乡勇们的情绪。然而,面对太平军的猛攻和乡勇们的恐慌,这些呼喊显得苍白无力。

    许多乡勇仍然选择了逃跑,团练们不得不对逃到面前的乡勇进行严厉的惩罚。

    唐珏麟下令“后退者死”,团练们得到军令后毫不手软,对逃亡的乡勇抬手就是一刀。

    短短半分钟内,就有五十多个乡勇被杀死。后面的乡勇们见状,纷纷停止了逃跑,但也不敢回去与太平军拼命。他们的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后悔。

    此时的乡勇,肠子都悔青了,就为了赚一天一两银子的守城费,把命都搭上了,而且这才是第二天,拿到手的也才一两银子,就为了一两银子,落到了这个境地,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这太不划算了。

    这群乡勇还没想清楚如何是好,太平军就追来了,三百多个太平军登上城墙,控制了城墙,陈云飞没有出动他最精锐的一卒,而是向关元忠下令,跟进。

    关元忠见前方大局已定,陈云飞又有石定清的授权,暂时可以指挥自己,当然不会拒绝跟进。

    于是关元忠跟陈云飞一样,让自己手下的二卒,三卒,四卒,五卒,全部出动,只留下了一卒在身边。

    关元忠的一卒也是他那个旅,最精锐的核心力量,人员是满编的,人人刀盾俱全,每次一卒作战损失了人员,他都会从其他几个卒里面,抽调精锐补充。

    关元忠的旅,一共只有45副盔甲,全部都装备在了一卒,可见一卒对于关元忠那个旅的重要性。

    汉源城内

    眼看太平军三百多人冲向了乡勇,最前面那个营的乡勇,顿时做鸟兽散,向着左右两边逃命。

    只剩下充当什长和副什长的团练,还坚守在原地。

    “快逃命啊!”乡勇们不断大喊,连声音都是颤抖的。

    团练们谁也没动,他们都明白,一旦动起来,太平军便会趁机发动攻击。

    前头的一名太平军将领见状,不由得放声大笑,道:“你们这帮乌合之众,还想对抗我们太平天军?”

    太平军已经到了面前,团练没有时间去拦截崩溃的乡勇。

    唐珏麟只能将一营全部的什长和副什长,全部重新收拢,此时的太平军,也不着急进攻了,只是牢牢把持住,之前打下的通道,等待后续援军到来。

    因为太平军没有进攻,唐珏麟得以顺利收拢了几十个团练,整顿完成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