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40章 政治6

    他拱起手,对石定清诚恳地说道:

    “孙书愿为师长,万死不辞。”

    他的声音充满了决心和敬意。他知道,这是他追随石定清的承诺。

    也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做出的决定。

    他深知这一刻对他来说意义重大,他将会全力以赴,不辜负自己的选择。

    这个时候,孙书也不反感石定清不尊儒道了,信仰固然重要。

    但是石定清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孙书可以抛弃自己的信仰。

    多到孙书可以不顾杀头的风险,跟着石定清一起造反。

    况且孙书有自信,在教完石定清四书五经之后,一定能让石定清信奉儒道。

    说完之后,孙书离开了县衙。

    他站在外面,向那些排队等待面试的人们宣告石定清的指示,让他们去找李修竹。

    趁着孙书离开的时间,石定清看着地图,开始了新的思考。

    是的,从军事角度来看,石定清应该在荣经县城不做停留,而是直扑雅州。

    这样可以趁骆秉章来不及反应的之际,快速进入四川平原。

    然后与清军打游击战,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

    在游击战中,石定清可以利用四川的地势和资源,与清军进行灵活的战斗。

    他可以选择在清军薄弱的地方进行游击,分散和削弱清军的实力。

    同时,他可以利用四川平原的丰富资源,筹集粮草和武器,

    招募更多的士兵和将领,提高自己的实力。

    更可以利用四川天府之国的黄金,增加系统兵的人数。

    通过这样的策略,石定清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自己的力量。

    可是石定清现在缺乏足够多的核心文官班底。

    只有武力而没有足够的文治支持,对于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

    在这种情况下,石定清选择在荣经县城停留,组建自己的核心文官班底。

    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他才能弥补文官系统不足的缺陷。

    更好地管理和统治他打下的领地。

    在组建核心文官班底的过程中,石定清可以积极招募有才学的文人。

    利用杜少言四旅的政治人才来培养和提拔有潜力的新人才。

    同时,他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争取荣经百姓的支持和认可,从而更好地治理和发展根据地。

    只有文武兼备,才能使石定清的武装力量得以长足的发展,为推翻清朝、解放劳苦大众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虽然从军事角度来看,在荣经停留越久,雅州的防御力量就会越强。

    因为这给了骆秉章更多的时间来做出反应。

    他可以得知石定清真正的进军路线,并调集各路人马到雅州进行布防。

    然而,石定清不仅仅是一股流寇式的武装力量。

    而是要实现推翻满清,振兴华夏的梦想,他需要足够多的文官的支持和协助。

    因此,在荣经停留,组建核心文官班底,是石定清为了实现更长远的目标而做出的权宜之计。

    当然,石定清也明白时间的紧迫性。他需要尽快组建起自己的文官班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