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200章 请叫我袁伯乐

    汪德渊离开,其他人都得冷静好一会儿。

    狼群里混进来一头二哈,把大伙儿都带憨。

    深呼吸几次,众人总算找回考生的状态。

    徐时行说:“第一场的题目中规中矩,大道至简。第二场的诏诰表,我选了第三道,诸位选择哪一道?”

    王锡爵微笑:“我选第二道。”

    晏鹤年说:“我也是第二道。”

    晏珣:“我选第一道。”

    徐时行诧异,王锡爵的选择在意料之中,晏家父子就在意料之外。

    王锡爵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大唐五郡七望的太原王氏,王锡爵祖父经商有成,王家可称“太仓首富”。

    苏州太仓的首富哦,不是双河村首富,底蕴可想而知。

    王锡爵家学渊源、藏书众多,熟悉历史不奇怪。

    晏家父子就……太意外。

    徐时行沉默片刻,由衷佩服:“我本以为晏兄只是爱好唐宋古文,没想到对历史也有钻研。”

    晏珣谦虚:“略懂,略懂。”

    真的是略懂。

    他是历史渣啊!只不过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知识面又广又杂。

    比如说,他不知道王锡爵哪一年当上什么官、能活多少岁,但他偏偏知道王锡爵有个曾孙叫王掞。

    咳咳,因清宫剧大热,九子夺嫡被演出各种版本……

    他知道王掞是胤礽的老师,老王强烈反对康熙废太子。

    魔幻现实,王锡爵在大明做首辅,曾孙在大清做太傅。

    天下姓朱还是姓爱新觉罗,都不影响姓王的做大官。

    晏鹤年轻咳两声,斟酌着说:“考官也有考量,第三道题大多数考生都能回答,却最考验人。”

    晏珣认同:“如果让我回答第三道,我把握不好分寸。”

    拍马屁其实很难的,用力过猛小心被马踹死。

    选第三道题的人最多,大家互相评论,徐时行越谈越有信心、曾庆斌的心渐渐滑落。

    他本来还觉得自己不错,可是听完徐时行、余有丁等人的文章,他立刻发现差距。

    第一场中规中矩,第二、第三场技不如人。

    文人要承认自己不如人很难,但曾庆斌有这个肚量和勇气。

    他叹道:“昨日我遇到归老兄,问他要不要来讨论文章,他说不必来,下一科再战。看样子,我也是下一科再战。”

    杨仲泽更没信心,忐忑不安:“倒也不必完全绝望,我们一起找个道观拜一拜?”

    众所周知皇帝信道教,去道观肯定比寺庙灵验~~

    “不必……归老兄的话说得好,他连考那么多科不中,并没有影响他做自己的事。”曾庆斌认真地说,“我不知道哪一科能中,但总要有作为。”

    ……继续玩他的枪炮,不能进士,就去给戚继光做幕僚~~

    人生那么多条路,不是非得一条道走到黑。

    大家都佩服曾庆斌的豁达、以茶代酒致敬。

    众人陆续离开后,晏珣心有所感,问:“爹,你觉得曾兄能不能中?”

    晏鹤年轻轻摇头:“他自己都没信心,恐怕难。”

    曾铣死得冤枉,皇帝心知肚明。但皇帝不可能认错,想要翻案,除非到下一任皇帝。

    徇私录取一个人挺难,找茬黜落一个人就容易得多。

    考官们都是老油条,知道怎么做。

    晏珣靠在椅子上,感叹:“这一科所有人都不简单,徐时行、王锡爵……偏偏叫咱们给碰上,是不幸也是幸运。”

    不幸:每一场考试都竞争激烈。

    幸运:跟这样的人同科、结交为朋友。

    汪德渊到傍晚才回来,一副想炫耀又不敢炫耀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