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19章 参观考察

    王致远这边正带着人开荒,赵前发那边就接待了近100位来参观的人,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通和县周边的。身份最高的是京城农业部过来的,其次是省里农业部门的,各县的书记也来了不少,大家都不是一个人来的,都带了不少人。

    省内的同志,只要去开过会的,都知道通和县的大名,但是大家没来参观过,以前大家也只知道通和县工业比较发达,产值高。这次看报纸才知道,通和县的水利是大家学习的对象。

    大部分都是坐火车来的,至少要在通和县参观学习2、3天,接待第一批人通和县的招待所是没有问题的。

    安排大家住下后,赵前发就让县委办公室的同志吕秀英带领大家去参观,通和县的水利都是很有代表性的

    吕秀英带着大家到了摆放沙盘的展览室,里面是刘德怀带的学生给大家介绍,刘德怀还在整理经验,编写书本书册,到时候加入到宣传纪录片中,让后面来的同志一人带一盘胶带回去宣传学习。

    好在地方够大,大家不用排队进去参观,众人看着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沙盘,都惊讶不已,一个沙盘有1平方米的大小,每个镇的水利都标记得很显眼,让大家一看就知道各地的水利纵横情况。

    “你们这个展览馆做的好呀,我们这些没有干过水利的,一下子就看出来这些水利的重要性。”

    “没想到水利还能这么修建,这次是真的开眼了。”

    “虽然还没有看实地,但通和县能让首长号召大家进行学习,下面的水利肯定差不了。”

    一行人又看了看墙上挂着的图纸,跟下面的一个个沙盘对应着,不过图纸有些复杂,不少人都看不懂,看懂的也是连连称赞。

    吕秀英说道:“各位首长,这些就是我们去年一年修建的水利工程,集结了全县的劳动力,3个月就将这些水利工程全部修建完毕了。大家看这边几个沙盘就是张集镇等地方,是我县最先开始修建水利的镇子。

    修建水利后,产量普遍提高,大家耕种就更轻松了,每年县里都要发生不少争水打架斗殴的现象,现在也基本杜绝了。”

    不少人掏出笔记本记录了起来,这次来的都是周边县城的,大家都在平原上,唯一的差别是很多地方是种玉米,而不是种水稻,对水的需求量没有那么高,但是也是很有需求,毕竟北方少雨,很多时候玉米也要人工浇水。

    接下来就轮到了刘德怀的学生给大家介绍这些水利的修建过程,其中的难点,还有是如何规划的……反正也不管大家听不听得懂,都给大家讲解了一遍。

    讲解完正好到了午饭时间,通和县的小碗菜自助餐,菜品还是很丰富的,荤菜素菜都有不少,自己选择吃什么,额外送一个汤,付钱就行了。

    这个食堂是新开的,一次可以容纳300人吃饭,主要是解决参观人员的吃饭问题,顺便赚点钱。饭菜价格比酒店的价格稍微低一点,人数多起来之后,收益还是挺可观的。

    吃饭对这些干部而言并不是问题,一顿饭也就5毛钱的样子,以大家的工资,还是负担得起的。菜品味道还是很精致的,会照顾大家的口味,众人也吃得十分开心。

    吃完饭后,就带领大家到张集镇那边参观了起来,这次来参观的人,基本都跟农民打过交道,对农民过的生活也是了解的。当来到张集镇这边之后,一群人有震惊了起来,看到这排列整齐的砖瓦房,大家都直呼不可能。

    京城的领导还问办公室的同志吕秀英:“你们是不是为了我们来参观,特意新建的?”

    “领导,这些房子我们去年就建好了,去年首长来的时候,还在这边跟村民交流过。我们县今年的任务就是将大家的房子都建成这个样子,让大家住上砖瓦房。”

    “怎么建,农民有那么多钱吗?还是你们县里花钱建?”

    “领导你还是自己去问大家吧,我们现在就在建设其它的村子。”

    大家听了之后,就走到了农民的家里询问了起来。现在这个时间段,张集等镇识字的农民都到县里去参加培训去了,都在学习技术,期望自己后面能够在工厂大放异彩。

    当众人找村民问清楚之后,还是一脸的不相信,因为实在是不敢相信,这边农村家庭的收入太高了。他们这些人也是经常跟农民打交道的,各地一家每年有80元的净收入,已经算是很好的农村家庭了。

    而通和县张集等镇这边,你一家人口正常,一年没有个150元的净收入,你都是好吃懒做的一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