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16章 农村调查

    “那老哥你租的土地上种的什么?”

    “都是种小麦和稻子,这两样产量高。”

    “那老哥,你这租土地也养不活一家子,年景好的时候,你一年也才攒1008斤粮食,去年的收成,你自己才收获921.6斤粮食,一家人也不够吃吧。”

    “你这一下子就算出来了,我去年的收获跟你说道差不多,收获的粮食哪里有够吃的,只能平时打短工,买粮食吃,家里还养了头猪,年前卖了,卖的钱也是不够用,还了债。”

    “老哥是这几年都是如此吗?”

    “是的,到处兵荒马乱的,打短工也只能在周围打,县城都没去,日子过得好,那还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是我还是个孩子,我父亲也是租的地,我父亲比我能干,租了15亩地,养着我哥哥和我。”

    “国家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再富裕的国家也打穷了,现在好了,通和县解放了,以后再也不用打仗了。”

    “不打仗好呀,我小时候难得有一阵安定的时期,那个时候,每年还能吃几斤肉,不像现在,每天累死累活的,不怕你笑话,小孩的衣服都没钱买。”

    王致远又跟他聊了一下他父亲那个时候的事情,高大牛也是记忆深刻。

    他父亲当年租了15亩土地,也是三七开,养活了他母亲和他兄弟两个,每年收获的谷子仅够自己吃的,因为种了那么多的地,即使有他们兄弟俩帮忙,一年到头他父亲也没有时间外出打短工。母亲也勤劳,在家里织布、养猪、养鸡,每年也没有余钱,但是吃穿还是可以的。

    后来打仗日子就慢慢变差了,再加上两个儿子长大,还要张罗娶媳妇,渐渐的钱财就入不敷出了。

    高大牛说完叹息道:“我父亲时候,我就跟我大哥分了家,家里的这间屋子留给了我,其他种地的工具就都分给了我大哥,这么多年我每天勤勤恳恳,也没有为家里添上一件像样的东西,每年种地都是去我哥那里借工具。”

    王致远听完沉默了一会说道:“这不是你的问题,你已经够勤劳了,你放心,以后的日子会好的。”

    王致远又跟他聊了一下村里的情况,很多人跟他的情况差不多,全靠租土地生活,这些年的日子也是过得艰难。

    王致远走出他家,到村里各处看了看,穷的地方都是茅草屋,少数土坯房,青砖大瓦的房子只看到了两间,冬天大家也都是屋门紧闭,没什么人出来。

    王致远骑马又去了镇里其他几个村转了一下,情况都差不多,回程的路上想道:“这么多年战争打下来,导致这个国家这么贫穷,该如何发展呢?即使是21世纪,扶贫也是做了好多年才取得了成绩,这个时代的贫穷是全面的,又该如何来扶,又要多少年?”

    回来的路上想了一路,县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地理优势,产业也没有,以前那些人打短工,多的是去地主富农家帮忙,或者去县城搬运货物……以后这种模式要全部推倒重来,看来县城建工厂是刻不容缓了。

    毕竟建工厂也是需要时间的,投产也要时间,关键是要设备,即使王致远招募的人能力都不错,但也不能凭空造出东西来。还是要回去商量一下,要向上面申请一些物资支援。